京版童书多原创精品 巴渝少年有购书活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8
“孩子来到这儿就不愿再走啦!”7月25日下午,忙完工作的左玉婵来到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北京展区与孩子汇合,发现孩子一头“扎”进《封神演义》的故事中,“她喜欢在这里看书,怎么喊也喊不动。”
走进本届书博会北京展区,随处可见沉浸于阅读中的小读者,展区内的各家参展单位也纷纷将少儿图书摆在显眼位置,其中不乏精心打造的原创精品,为读者带来丰富多元的阅读养料。
动人故事描绘人间烟火
传神的图画再加寥寥几笔文字,一则故事能够产生一段与众不同的体验,引发感动与思考,这种审美感受和叙事节奏正是绘本独特的魅力。7月26日,北京展区举办的两场有关绘本的活动,为小读者们带来梦想与爱的滋养。
“这个一生从未停下脚步的老人,从未忘记年轻时那个美丽的禾下乘凉梦。”在京版若晴科创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故事会现场,领读员与小读者们共读《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的故事》。大屏幕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夕阳下的稻田里,手捧着“笑弯腰”的稻穗,这一来自书中的手绘场景,深深触动了现场小读者。
“通过绘本向孩子们传递科学家伟岸的形象,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据京版若晴科创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龙介绍,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将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权威内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书后附有每位科学家的生平年谱、解释专业术语的“词汇园地”,力求在小读者心中种下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
除了寻找公共空间中的文化符号,绘本画家真诚描绘生活,也能够与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奶奶,买炸酥肉!》,把小读者带到充满烟火气的重庆菜市场。在当日的分享活动中,随着该书作者“大脑门”的讲述,一个睁着圆圆眼睛、渴望吃到炸酥肉的小狗球球,逐渐在绘本的世界中鲜活起来。
“大脑门”说:“创作这本书的很多灵感来源于逛菜市场的观察、与家人相处的日常、家中小狗的神态。我认为绘本阅读可以不分年纪,小孩和大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获得的东西。”
创新思维发掘本土文化宝藏
优质内容吸引了热情的读者,也带来不错的销售成绩。如在北京禹田翰风图书有限责任公司展位上,全新IP“熊猫船长”系列图书,开展半小时即售出20余套。北京禹田翰风图书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经理李铮介绍,禹田团队开发的原创图书“熊猫船长”系列,以大熊猫的形象为基础,融入海洋环保、人文关怀等社会议题,通过“游戏+剧情”设计传递协作精神与责任意识,为读者提供优质阅读资源。
除了打造原创IP,挖掘本土优质文化资源的精品出版物更是北京展区各参展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经过两天与读者的沟通,郑龙发现,重庆读者对北京文化充满热情与好奇,频繁翻阅《北京城的脊梁:中轴线的故事》《讲给孩子听的中轴线上的老故事》等图书,从书中感受北京这座历史悠久又充满勃勃生机的都市。
北京日知图书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松柏也观察到,重庆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图书充满热情,一些解读历史、民俗、传统文化的书籍备受青睐,如此次他们带来的“游学系列”图书,抓住当下研学、游学热点,在小开本图书中以图文形式容纳了多地文化景点的生动介绍,非常契合当地读者的需求。
“重庆的家长们十分注重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会综合考量教育意义、趣味性等因素为孩子挑选图书。”王松柏说,读者对购买图书有越来越强的自主性和判断力,兼具优质内容与独特形式的图书能够受到小读者们的喜爱,家长也愿意为其买单。
发挥书籍连接人心的力量
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飞介绍,近年来,他们通过漫画形式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创意再造,市场反响不错。“我们发现,一些治愈系漫画更受成年读者喜爱,如《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等,大家反馈,看完后得到了情感的释放。”来自湖南省岳阳市新华书店的张倩在现场采购时,一眼就相中了这类图书,“这种书能给人安慰,在我们店里比较畅销。”
北京展区有不少散发着“治愈”能量的作品,如由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童年”系列,收录了肖复兴、徐鲁、殷健灵等知名作家的新作,勾勒出中国孩子独有的成长图景,此次参加书博会也是该系列首次以“完整形态”呈现给读者。“这是一套写给孩子,也写给‘不想长大的大人’的温情之书。”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刘雅文说。
“治愈系、解压类读物需求旺盛,反映出都市人群对精神慰藉的强烈需求。看到读者沉浸书中、会心一笑或陷入沉思的瞬间,我们真切感受到书籍连接人心的力量。”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管理部经理胡晓志感慨道,重庆读者展现出开放多元的阅读口味、深厚的本土文化情怀、强烈的现场体验参与意愿以及以家庭为核心的购书模式。这样热烈的反响,点燃了北京各参展单位持续为读者提供优质精神食粮的激情,也为书博会注入了独特的巴渝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