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国潮闹重庆 别样方式逛北京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8

7月25日,读者在北京文创展位挑选精品文创。

7月26日,读者在凤冠挂件前打卡留念。
“这款只剩最后一个了。”“这个中轴线冰箱贴是我们北京图书大厦联名特别款。”7月26日,北京图书大厦工作人员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北京展区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他们竞相在璀璨夺目的凤冠挂件前打卡拍照,国潮文创成了展区里的明星展品。
本届书博会北京展区首设的北京文创展位由北京图书大厦组织,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向读者展示古都文脉的传承与创新,现场的火热程度反映出读者对北京文化的憧憬与向往。
“要在偌大的书博会现场吸引读者,首先得在视觉上下功夫,但人气旺的根本原因,还是北京文化的魅力使然。”北京图书大厦总经理助理程刚说。
程刚所说的视觉效果,一走进北京展区便可有直观感知。墙上挂着的“北京胡同画框”系列作品,在水墨作品中凝练胡同的纹理与烟火气,将市井民俗与历史积淀巧妙融合在一起;被读者频繁询问的“微缩北京”系列冰箱贴,集中展示北京文博、地标建筑、特色、中轴和故宫五大主题。此外,流光溢彩的景泰蓝工艺产品,也向读者展示着非遗魅力。
展区中,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一整面北京中轴线主题展示墙。精致的古建筑榫卯拼接模型按顺序排列,全面展现了中轴线上各点位的空间关系与视觉层次。“孩子在家经常摆弄乐高、积木,和这个很类似,但是这个产品从传统文化创新的角度进行了呈现。”从宁波来的台先生拉着行李箱在这面墙前驻足拍摄,他认为文化传播需要寓教于乐,或通过科技手段来展现、传承,这里的榫卯拼接模型很好地发挥了文创的载体功能,“因为它把我们的古建筑做成了具有审美效果和实用功能的产品,又以需要自己动手做的形式呈现,润物无声地传递了文化的力量。”
“我国古代每个印书局都有自己的印刷方式,字体、版面形式、用纸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我们用收集到的古籍残页制作成文创进行展现。”据中国书店现场工作人员韩淼介绍,此次到重庆,他们带来的“片羽存真”以及“书影冰箱贴”等相关文创,吸引了众多读者围观。现场展出的“片羽存真”不仅有整幅的刻本残页,还有一些独特的小画框,通过古籍碎片拼接成一个形状或画面,韩淼介绍,这是名叫“锦灰堆”的传统艺术形式。而“书影冰箱贴”的图案则来自图书收藏家姜德明的民国时期藏书,有经典的《猛虎集》《黄昏》《祝福》等,“每一片残页、每一本旧书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文创及互动体验的形式,可以让读者近距离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韩淼说。
“这个暑期实在没时间带着孩子去逛北京,趁着书博会在重庆举办,来北京展区逛逛,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满足孩子的心愿吧!”重庆市民刘静,充满爱意地看着手里攥着“微缩北京”系列冰箱贴的孩子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