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化与融媒体内容创制的双向赋能研究

作者:刘幕天 梁立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24

  在信息技术重构媒介生态的今天,青年群体已成为融媒体内容生产与消费的绝对主力。他们的文化偏好、行为习惯深度塑造着内容创制的方向,而优质的融媒体内容又持续反哺青年文化,构建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与审美体系。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以下简称湖南广电)凭借其独有的青春文化和敏锐的洞察力、创新力,不仅构建了富有活力的青年文化生态圈,更将青春精神贯穿于节目创制中,展现向上向善的青春风貌,形成了独特的青春媒体品牌,成为研究青年文化与融媒体内容创制双向赋能的重要样本。

  青春基因:湖南广电青年文化构建的底层逻辑

  湖南广电始终以青年力量为核心驱动引擎,有着庞大的青年集体、浓郁的青年文化,在广大青年中有着强烈的集体共鸣和广泛的价值认同。

  青年文化的鲜明样态。将青春基因融入组织架构,湖南广电拥有庞大的青年员工队伍,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五成,湖南卫视、芒果TV等主要平台青年占比80%以上,小芒电商员工平均年龄28岁,青年占比90%以上的节目团队比比皆是。这些都为青年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基础。以媒体使命彰显青春精神,以优质内容传播正能量,塑造国民精神。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纪录片《中国》等精品节目弘扬湖湘文化和民族精神,引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思考,在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创新文化驱动青春表达,坚持“不创新,毋宁死”的极致追求,为青年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新平台。从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开创大众参与的选秀模式,到《乘风》聚焦“30+”女性的成长与挑战,湖南广电不断突破传统节目形式和内容的边界,持续满足青年受众对新鲜事物的追求。

  青年文化构建策略。持续加强政治引领与理论武装,坚持党建带团建,湖南广电着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加强对青年员工的政治引领,引导广大青年从理论宝库中获取文艺创作的智慧和武器。组织青年员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艺观)培训班等,使青年员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能力。不断强化人才培育与团队建设。实施“芒果青年英才计划”,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人才,为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提升青年员工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一大批“90后”“95后”青年走上管理岗位和重要创业岗位。高度重视文化活动与品牌打造。举办“芒果青春π对”“芒果青年说”等系列活动,为青年员工提供展示自我、交流成长的平台。“芒果青春π对”坚持“青年办、青年说、青年为”的原则,青年登台主讲,带动全体芒果青年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湖南广电业务、青年所思所想进行学习交流、思想碰撞。“芒果青年说”聚焦具体业务,为优质提案提供落地执行的机会和资源支持,获评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案例。通过这些活动,湖南广电塑造了具有青春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媒体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了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

  内容创制:青年文化引领下的精品化实践

  2021年9月,湖南卫视启用“青春中国”新呼号,标志着其以青春文化引领精品创制的战略进入新阶段,其内容版图呈现出鲜明的青春特质与价值升维。

  理论节目青春化转译。湖南广电近年来创新打造“湘字号”芒果理论片,锁定青年受众。青年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在养成期、可塑期,他们又是最 需要建立思想价值体系和塑造家国意识的群体。湖南广电的探索成绩斐然。《当马克思遇见孔夫子》全网播放达11亿次;《十讲二十大》阅读量达2.6亿,获中央网信办6次全网推荐;《思想的旅程》获评广电总局创新创优节目……这些节目的共同点在于,既精准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精华,又具有鲜明的青春调性与创新气质,适合电视及互联网传播,深受广大年轻人喜爱。

  综艺节目价值升维。湖南广电对各类综艺的价值内核进行升级,重点整合湖南卫视、芒果TV平台资源,以技术赋能节目创作,开拓了更广阔的内容生产传播空间,融入更多的主流色彩与文化情怀。音乐综艺类节目上,《声生不息》连接内地与香港、台湾地区的青年观众,表达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情感;《歌手2024》“以音乐会友、与世界交流”,以文艺精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情感类综艺上,湖南广电敏锐地捕捉到青年群体对情感类内容的关注和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情感类综艺节目,《女儿们的恋爱》关注青年女性的恋爱生活,《是女儿是妈妈》开启一场关于代际沟通、女性成长与家风传承的治愈之旅。职场类综艺上,湖南广电创新推出大学生创业“三部曲”——脱口秀《创业开放麦》、综艺节目《夺金2025》、人物纪录片《何以“湘”逢》。

  影视剧集洞察情绪。青春调性、青春主题,同样是湖南广电在影视剧集领域中的重点关切。或家国情怀,或人间烟火,都坚持以青春的视角观照时代情绪、青年心声。建党百年献礼剧《理想照耀中国》以“理想”为核心,选取不同历史时期40位年轻人的奋斗故事,将主流价值观与青春色彩完美融合,激发青年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青年观众中获取广泛关注,芒果TV和腾讯视频播放量合计5.29亿。《我在他乡挺好的》以当下年轻人的奋斗为背景,讲述4位普通北漂女孩的人生起伏,让人感同身受。文化类纪录片《中国》讲述历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和时代精神主题,采用“情景再现”等创新方式,实现了历史文化的青春化表达。

  青年节日的青春姿态。节点策划的仪式构建,强化了青春的文化符号意义。湖南广电将五四青年节打造成年度青春文化盛宴:从2009年“成人礼”的成长见证,到2019年百年五四“新青年,耀青春”的宏大叙事,再到2022年“百年青春·当燃有我”特别节目以“天台舞台”传递时代强音。这些节目通过时空调度、明快节奏与鲜明色彩,构建“新青春叙事”范式,将一代代青年的奋斗史诗并置展开,为年青一代提供精神指引。

  双向赋能:青年文化与精品节目内容创制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以青年文化为引领,打造精准定位的内容。青年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高,对个性化、多元化内容的需求强烈,要通过大数据分析、田野调查、市场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青年的文化消费习惯和审美偏好,捕捉青年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开发出符合青年口味的节目内容。在节目创作中将主流价值观与青年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如湖南广电出品的电视剧《百炼成钢》通过歌曲串联党史,以新颖的形式和内容呈现党的百年辉煌历程,让青年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党的历史和伟大建党精神。

  借助融媒体平台拓展青年文化与内容的传播渠道。湖南卫视与芒果TV双平台实现了台网联动,湖南卫视凭借其在电视领域的品牌优势和制作资源,为芒果TV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支持;芒果TV则利用其在网络平台的传播优势和互动功能,为湖南卫视的节目拓展了年轻观众群体,提升了节目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充分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节目推广和互动,通过发布节目片段、话题讨论、粉丝互动等方式,提高节目知名度和话题度,提升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和黏性。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整合电视、网络、广播、新媒体等平台资源,立体推动青年文化的广泛传播。

  以精品节目为载体,反哺青年文化建设。湖南广电的精品节目为青年提供了众多优秀的榜样形象,在青年群体中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各种形式的青年活动以及精品节目为青年提供了文化互动与交流的平台,如“芒果青春π对”“芒果青年说”鼓励青年表达观点、分享创意,增强了青年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湖南广电主动将节目场景与在地文旅资源结合,为青年文化消费开辟新场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青年文化为融媒体内容创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新动力,融媒体内容创制又为青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和有力支撑。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媒体应继续关注青年动态,创作出更多具有青春活力的优质内容,在媒体格局剧变的浪潮中实现与青年文化的同频共振,凝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在传播主流价值、弘扬时代精神、推动文化繁荣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绚烂的篇章。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影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