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第二部电影《聊斋:兰若寺》上映——

走进蒲松龄笔下的“聊斋”世界

作者:本报记者 齐雅文 时间:2025-07-16

《画皮》的凄美古典风、《崂山道士》的毛毡卡通风、《莲花公主》的梦幻风、《聂小倩》的旧梦朦胧风、《鲁公女》的青春浪漫风、《井下故事》的幽静奇幻风……于7月12日上映的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用6个不同风格的故事呈现了东方奇幻志怪美学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

片尾,“蒲松龄”的台词道出了影片的主题:见贪心、见真心、见乱世情、见夫妻情、见生死情,在镜花水月里辨虚妄与真情。6个故事展现了诙谐幽默、童真童趣、凄美哀婉、青春浪漫等多种故事风格,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走进影院观看。


  多元风格再现经典原著


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由《长安三万里》原班人马倾力打造,是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第二部电影。《聊斋:兰若寺》制片人宋依依还记得,在筹备“新文化”系列第二部电影时,最初讨论的题材便是《聊斋志异》,这部作品因其丰富的志怪元素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十分适合通过动画呈现。“我们希望以故事集的形式还原《聊斋志异》的内核,既保留经典篇章,又加入一些相对小众但富有新意的故事。”

宋依依介绍,在篇章选择上,《聊斋:兰若寺》既考虑了大众熟知的经典,如《画皮》《小倩》《崂山道士》,也挑选了一些相对冷门但意境丰富的作品,比如《莲花公主》。而在篇章顺序的安排上,《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这前两个故事的情感处理得更轻松,适合作为讲故事的引入,后边几个故事《聂小倩》《画皮》《鲁公女》的情感则逐渐浓烈。《鲁公女》作为最后一个故事,是希望观众在观影结束后能带着积极向上的感受离开。

6个篇章的故事,如何被巧妙地联结起来?对此,影片采用了“1+5叙事结构”,即用一个主线串联起5个内容独立的故事,并为每个故事匹配各异的艺术风格进行呈现。影片以“蒲松龄”和两个精怪在井底讲故事的形式,让观众跟随三人的视角展开不同篇章,巧妙还原了原著短篇小说的风格。

导演邹靖介绍,影片中的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主题,但它们都被一条主线贯穿:在华夏大地上,兰若寺的一树一井见证了千年的变迁,承载了无数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一代代流传至今。所以,《聊斋:兰若寺》虽然包含多个不同的故事,但影片通过主线将它们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结构既展现了故事的丰富性,又保持了整体的连贯性。“这种多篇章形式的电影在市面上非常少见,我们希望通过这条主线,将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串联起来,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邹靖说。


技术突破演绎中式美学


月洞门、中堂、书斋、歇山顶……影片中的画面展现出极致对称的美感,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中式美学。导演黄鹤宇以《画皮》为例谈道,此故事以家庭情感为核心,整体风格更偏向内敛、稳定,避免过于激烈的波澜。平衡、和谐、大面积留白和意境表达是宋画的美学特点,十分契合《画皮》的创作需求,因此影片中大量借鉴了宋画元素:运用对称和平衡构图来展现人物的平淡生活,采用大量留白和折枝构图营造书斋的意境。

影片中,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要数《崂山道士》,此篇章大胆创新,采用毛毡质感进行艺术呈现,这也是毛毡风格第一次出现在国产动画电影中。毛毡的温暖质感与《聊斋志异》中《崂山道士》的奇幻、寓言色彩相结合,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导演崔月梅说:“我们希望从当下视角出发,突破传统视觉效果,找到一种更符合现代技术和审美的表达方式,把大家带进这个充满中式浪漫和神秘诡谲的世界。”

诙谐有趣的故事背后,是单镜头渲染时长高达70万核时的超大工作量,更是追光动画探索如何用创新玩法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的不懈追求。崔月梅特意提到,《崂山道士》中,除了角色的眼球、牙齿和口腔等部位,基本场景和角色的大部分区域都采用了毛毡质感,制作量和后期渲染的难度都非常大。

而《莲花公主》的最大挑战,则是其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六棱形蜂巢建筑。宋依依表示,影片参考了福建土楼的设计,将六棱形与传统建筑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蜂巢世界。此外,莲花公主的飞行能力也给动画制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其扇动翅膀的频率和运动模糊效果的实现,都需要进行单独开发和测试。


  全新视角融入当代价值观


传统故事的全新演绎,要与当代观众产生情感联结,融入当代价值观。《画皮》从王大郎妻子陈氏的视角切入,以女性视角重塑经典。导演刘一林表示,这样一来,观众可以跟随陈氏的视角深入故事,感受角色内心细腻的变化,并引发对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画皮》中,3个角色各自的情感诉求与挣扎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篇章整体的基调。与观众熟悉的版本相比,这次的故事角度焕然一新。

除了视角的创新,人物形象的创新也是影片中的一大亮点,比如《鲁公女》中的鲁瑛。导演刘源介绍,影片为鲁瑛设置了一个有趣的背景,她是一个更接近现代女性,独立、果断且充满力量的女性形象。故事开篇,鲁瑛就展现出了飒爽性格,她不仅勇敢地救了张于旦,还在后续的情节中,展现出一种平等、独立的爱情观。她和张于旦的爱情是相互扶持、相互拯救的,这种双向奔赴的情感线,不仅让故事更加动人,也传递出一种现代的爱情价值观。

《聊斋:兰若寺》上映以来,《聂小倩》的创新无疑给观众带来了最大惊喜。影片正式上映前,对于此篇章的内容并没有进行过多宣传。此次《聂小倩》把故事背景设定在了战火频仍、民不聊生的民国乱世。书生宁采臣一身立领中山装,“倩女”聂小倩也褪去衣袂飘飘,换上了一套旗袍,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惊喜。至于为何作出这样的改编,邹靖认为,“鬼魅横行、人心不正的乱世之下,会让聂小倩和宁采臣这对‘人鬼恋’跨越的阻隔和艰难更多,张力也更强。”

此外,《莲花公主》将故事主人公改编成了小孩,可爱形象萌化无数观众。对此,导演谢君伟表示:“希望窦旭和莲花的冒险,能带领大家找到内心最纯真童趣的那一面,成为坚持前行的动力。”

正如宋依依所说,《聊斋:兰若寺》的故事发生在兰若寺一树一井之中。这棵树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最终焕发出新生的活力,恰似中国文化生生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写照。而井,更似一枚时间胶囊,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情感与记忆。那些围绕井与树发生的故事,其中的文化基因得以传承,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