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犷的诗人与柔美的旋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14
今夜 我将成为雪/以漫山遍野的精彩/铺向你紧闭的家门∥今夜 省略了所有的村庄及河流/我从草原的一角/悄悄走来/用通体的素洁和透明/将你的梦和出门的路全部覆盖∥你终于破门而出/像一头小鹿蹦跳着却没向我跑来/一路的足迹/深深浅浅/是对我永远不愈的伤害。
当我读着这样一首首情思细腻、诗意隽永的诗歌时,很难将其与我熟悉的外形粗犷的编审、诗人丁永才联系在一起。这个1962年隆冬出生于科尔沁草原深处一个“有烈酒而不通铁路”的小村庄的汉子,自从1984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呼伦贝尔草原,草原的风物逐渐打通诗歌创作的任督二脉,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呼伦贝尔诗坛领潮人之一,作品散见国内各大报刊,至今已出版6本诗集。
近日出版的诗歌评论集《柔美的旋律》是对丁永才诗歌创作的一次集中梳理。30余篇评论文章,有的着眼于诗人诗歌创作的整体把握与评析,有的以某本诗集为书写对象作艺术风格探析,有的就诗人的两三首诗歌作品进行深入具体解读……不同的视角和各异的文风,呈现了诗歌作品的多元特征,赋予了作品以斑斓的色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呼伦贝尔大草原虽非诗人的生身故乡,然而在这里历经40个春秋的工作与生活,已然他乡作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博大凛冽与温软幽深,塑造了诗人阳刚与阴柔,反映在诗歌创作上,呈现出粗犷豪放与温婉轻柔的二元特质,即便是在同一首诗中。
早期作品《草原上的男子汉》既是诗人的一幅自画像,也体现了诗人作品风格与艺术水平。开篇即有一种猝不及防的代入感:“套马杆举起来举起来/大马群飞出来飞出来/转场喽转场喽/我们指挥着一支大乐队/打击乐粗犷的疯狂的/粗犷的疯狂的打击乐/后面系着我们流动的毡房”。一面是生产,另一面是生活:“我们能把大块的手抓肉一口吞进/我们能把大碗的白干酒一口干光/高兴时我们围着通红的牛粪火/跳我们自己改编的安代舞/比粗犷还粗犷比疯狂还疯狂”。与此同时,草原上的男子汉从来不缺乏细腻与柔情的一面:“闲暇时我们也背着伙伴们/采一束如血如火的萨日朗花/带给我们的女人孩子们/让她们同我们一起分享炽烈的情感”。至此,一个真实立体、有血有肉的草原男子汉形象出现在眼前。
2007年某一天早晨在单位一楼值班室,诗人丁永才兴奋地与我们分享他的一组诗《我的诗与你有关》,其刚刚荣获了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隆嘎奖,这也是内蒙古文学艺术创作的最高荣誉奖。至今我还能脱口背诵其中的一些段落:“我的夜晚与你有关/你在其中/一半月光在我的体内回旋/另一半月光照亮你的心情∥我的酒杯与你有关/你在其中/没有酒的芳香/你的红唇热烈一些也行”。因此有人说,在诗人的整体诗篇里,“写得最好的要数爱情诗”。
一个诗人一生可能会写很多首诗,经意或不经意间铸造了自己的风格,构建起自己的诗歌故园。《柔美的旋律》以诗人作品为蓝本,融诸人深思与视角,勾勒出诗人丁永才的诗歌创作历程、写作风格、斑斓诗意和精神家园。至此,印象终于清晰起来:一个“行吟草原的男子汉”,以“饱满、丰厚、浓郁的诗的味道”,谱写了一曲曲“雄浑与柔婉的交响”,渐渐地“把灵魂安放呼伦贝尔草原”。
(作者单位:内蒙古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