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通俗理论佳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6-30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这一重要论断提出以后,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宣传阐释。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由双传学、李扬创作的《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书出版,可谓恰逢其时、正当其时。它紧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涵,精准、深刻地把握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品格和鲜明特质。全书文笔清新、意蕴深厚,形式活泼新颖、可读性强,无论是内容安排还是行文编排,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该书有以下特点:
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该书为我们提供了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来认识文化问题的独特视角。书中有一句话特别引人深思:“如果不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新时代的文化传承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化。这个“社会主义化”,就是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现实,为现实所用。
坚持学理与道理相结合。如果说“道理”重在讲清楚,“学理”重在讲深入,那么两者的有机结合追求的则是讲透彻、说服人,更好地为群众解疑释惑,明辨事理。该书紧密结合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围绕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等内容进行系统深入阐释,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全书把道理贯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兼顾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真正体现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启示我们,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该书选取了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案例之一,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了该街区生活、文化、商业、旅游、社区的和谐相融等,充分体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生动实践,用清新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跃然纸上、引人入胜。
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宏观叙事和微观切入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但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该书将宏观叙事和微观切入完美结合,既从系统性、全局性角度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作出解读,体现了文化思想与时代精神,又聚焦每一个具体的人和事,关注“小而美”“微而亲”的小故事,让文字更具亲和力、散发烟火气。每个章节都配有丰富的案例、图片与故事,既讲好了中国文化故事,又从微观和个案出发,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克服了讲小故事的自发性和零散性。
坚持“怎么看”和“怎么干”相结合。该书生动阐释了承担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既要搞懂“怎么看”,也要明白“怎么干”。比如,书中引用“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的古训,强调了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性。该书准确把握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让“怎么看”和“怎么干”实现了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作者系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