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人格照亮历史与未来

作者:黄孝纪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6-27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日前,在阅读《人格的魅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家与国》(广西人民出版社)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眼眶也屡次为泪水所润湿。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对祖国的那份挚爱,他们那伟岸的人格,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人格的魅力》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编著,全书分为“革命理想高于天”“丹心报国泪思亲”“一生长为国家忧”“深情皆为民所系”4个部分,共23篇人物小传,并配以人物手稿、实物照片等资料,生动讲述了这些共产党人不惧牺牲、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总体而言,该书前两部分聚焦于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为建设一个新中国,一个个共产党人将生命置之度外,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时代壮歌。

  “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一小辑,讲述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火种的萧楚女、前仆后继献身革命的王复生三兄弟,以及我军早期杰出将领方志敏、刘伯坚、左权为革命理想、为民族大义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他们的牺牲精神和人格魅力,照耀着历史的天空,引领着无数后来者为国家、为民族而英勇奋斗。

  “丹心报国泪思亲”一辑,则将目光倾注于那些在各条战线默默奉献、英勇牺牲的普通共产党人。他们之中,有创办《新琼崖评论》,动员华侨青年回国参加国民革命运动的王器民;有在刑场上举行革命婚礼的周文雍和陈铁军;有只做了一个月妈妈就毅然慷慨就义的赵云霄等。我特地留意了这些烈士牺牲时的年龄,最大的38岁,最小的23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令人痛惜,令人肃然起敬。

  该书的后两部分,聚焦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和平时期,把新中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国家,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一生长为国家忧”一辑所写到的“铁人”王进喜、“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等时代榜样;“深情皆为民所系”一辑所写到的中国航天“大总师”孙家栋、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人民艺术家”郭兰英等,他们都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

  总览全书,一个个共产党人的鲜明形象跃然纸上。掩卷沉思,我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能够历经几千年而巍然屹立?我从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无论在哪个时代,我们的民族,总会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着国家和未来,勇于追求真理,舍小家为大家。他们那高尚的人格所散发的光芒,照亮着历史的天空,启迪现在,指引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