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新视角 注入新活力

作者:本报记者 韩萌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6-27

  近年来,成人文学作家创作儿童文学的现象颇引人关注,不仅为儿童文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期《读周刊》尝试从多位成人文学作家在儿童文学领域的新作中,发现他们带来哪些新的阅读体验,如何助力儿童文学高质量发展。

  靠近诗意,更贴近生命的原色

  成人文学作家参与儿童文学创作,打破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之间的壁垒。对于很多作家来说,童年是他们笔下的“常客”,书写童年更是听从内心的召唤。成人文学作家以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洞察力,为童年题材的书写打开了更多维度,为记忆中的精神原乡赋予更多内涵。

  “迄今为止,我一直在写自己的童年,直接或间接地写,有多种呈现童年的方法。”作家张炜在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从未间断过对于儿童与童年的关注和思考。可以说,他的成人文学写作与儿童文学创作之间始终在交叉并行。张炜的新作《狐狸,半蹲半走》(长江文艺出版社)是一部以童年记忆为底色、融合自然哲思与成长叙事的文学作品。作者以孩童的纯真视角、清新自然的笔触、丰沛深沉的情感讲述了一个个传奇灵动的故事,让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哲思跃然纸上。书中描述的万物生长,那些听祖母讲的故事,又或是其他人讲的故事,犹如在浑然天成的大自然之中来回跳跃。

  “我把儿童文学看得非常高、非常难,童心和诗心是文学的核心,儿童文学最能体现这一核心。”张炜认为,儿童文学不会因为写得繁琐而变得更有内涵,过于复杂的叙述往往会使作品的灵动性受到压制,真正的儿童文学应该寓教于乐,既要关心儿童的身心发展,又要尊重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在这部作品中,张炜从孩童的纯真心境出发,让孩子去爱自然、爱世界、感悟周围的一切、捕捉生活的细枝末节、接受万物的启发。

  “有人以为儿童文学是‘小儿科’,是玩玩而已,那就大错特错了。”谈到儿童文学创作价值观,张炜表示,儿童文学创作不是说点正确的道德层面、社会层面、伦理层面的套话和主题,而是回到生命力与审美感悟的若干细节的展示和释放,应该更靠近诗意,也更贴近生命的原色。

  杨志军在创作儿童文学的过程中也坚持这样的原则。“天真的作家还是应该面对天真的读者。”他表示,儿童是他的老师,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久违了的澄澈、单纯、美好、鲜活、梦想、无邪、童趣、诚实、清醒、好奇、朴素、可塑和希冀,“如果我有追寻真善美的欲求,就不能忽视那些能够理解我的儿童。我想唤醒他们,同时也渴望他们唤醒我。”在他的《拉萨的美驼与骏马》(明天出版社)一书中,两位藏族少年为护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重返森林,分别骑着自己心爱的坐骑——骆驼和骏马,从拉萨出发,踏上漫长的旅程。一路上,少年们追随祖父、曾祖父两代青藏、川藏公路建设者的艰辛足迹,聆听祖辈们在高海拔牧区耕耘、建设的传奇故事,从他们的奋斗中感知着信仰的力量、生命的韧性、坚守的意义。

  “你不能把大人的情感灌输给孩子,再高尚也不可以。只能用儿童的思维和情感去演绎他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在一次采访中,杨志军表示,好的儿童文学一定要有好的价值观,还要有趣味性和故事性,儿童不听概念,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故事去引导孩子,纯洁他们的精神,“启蒙最好从孩子做起,让他们明白什么是人的追求,什么是活着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什么叫高尚等等。”

  丰富主题,塑造儿童文学厚重品格

  张炜、杨志军、鲍尔吉·原野等作家,为成人文学作家创作儿童文学树立了榜样。他们在叙事技巧和艺术风格方面的多样化,让儿童文学作品既充满张力,又具有深度,以丰富的主题塑造着新时代儿童文学的厚重品格。

  “作家如果遇到了一个认可你作品的孩子,他很有可能一直都记得你,记得你的作品,并且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很有可能与你的作品有关。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在《老虎啸风》(新蕾出版社)作者任林举看来,“孩子们是最真诚、最有潜力也最有未来的读者。”他愿意为这个群体讲述自己几年来,穿行在原始森林中搜寻野生东北虎、豹的经历,他记录下早年以打猎为生的人如何生存,告诉孩子们如何在原始的环境下认识各种动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生活规律和生存哲学。在这本书中,他将虎群繁衍生息的真实图景转化为生动的文学叙事,创造了性格各不相同、形象鲜明的老虎一家,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老虎野外生存的故事。书中融入生动的寓言、传说与真实观察案例,让孩子们跟随文字穿越东北雪原,见证老虎与自然、人类的奇妙羁绊,体会每一个物种、每一个个体的命运及情感,传递尊重自然、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成人文学作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带来新突破。温燕霞的《萤火谣》(希望出版社)以新时代赣南乡村为背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童谣为线索,通过独具匠心的结构、生动饱满的人物、丰富真挚的情感,呈现一位老人、一个女孩传承客家山歌童谣、追寻精神故乡的灵魂旅程。在这部以新时代乡村振兴为背景的作品中,作者从赣南文学故乡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将独特的客家风情、当代少年的成长、文化的守正出新有机融合,展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和文化特质。

  充分尊重,但不把孩子放在温室里

  为孩子们写书,语言需要精妙、纯粹,也需要很高的艺术技巧。创作者既要考虑儿童读者的接受水平,也要让表达尽可能呈现更多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成人文学作家正在用精准、灵动、充沛的文字,为儿童文学构筑独特品格。

  作为诗人、画家,冯杰的儿童文学作品以乡土情怀、童真童趣和诗画结合为特色,兼具文学性与艺术性,最新推出的儿童诗集“城市和孩子”系列(海燕出版社),包括《我们一家人》《好看还能好吃的风景》《城市有故事》三本,以儿童视角,图文并茂地抒写了城市的日常生活、日常景观,涉及许多儿童喜闻乐见的动植物,还巧妙地把城乡的风土人情融入其中,集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故事性、教育性、互动性于一体。冯杰还为每首诗配图题字,让插画与文字相映成趣。书中的诗画融合更贴近民间歌谣与传统年画风格,画面色彩浓郁,线条朴拙,带有乡土生活的烟火气,还常以方言谚语入画,将儿童视角与节庆习俗结合,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亲切感。

  周晓枫近日推出了“梦精灵”童话系列的第三部——《小酒窝》(作家出版社),讲述了一个制梦小精灵的故事。“梦精灵”童话系列第一部《小翅膀》,写的是递送梦境的精灵;第二部《小门牙》,写吃掉噩梦的精灵;《小酒窝》延续了她的创作风格,讲述了一场冒险旅程,在主人公小酒窝的旅途中,她遇到了多位角色,在这些角色与她的互动中逐渐揭示了梦境的重要性,让小酒窝重新思考和肯定梦境的价值。“我希望这些故事是天真而非幼稚的——幼稚可以空洞,天真却丰富。据说随着成长,变得成熟的人们不再为了丢掉童年最宝贵的东西而伤心;我却认为,最有力量的成熟,莫过于始终保持天真。”周晓枫以丰富的想象力讲述了冒险与成长,引发读者对梦与理想的哲理思索。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成人文学作家为儿童文学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古里古怪》(新蕾出版社)始于作者徐则臣打算为儿子写一本书,但在创作过程中,他不断有了新的感悟和认识,以力透纸背的笔力和丰沛的情感书写对当下现实的思考、环境问题的反思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以童话的形式来完成这部作品。

  读过此书的人不难发现,与传统童话着重于故事本身的书写不同,《古里古怪》直指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作者打破了童话故事与现实生活的壁垒,为儿童读者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他尊重孩子,但并不把他们放置在幻想世界的温室里。同时,《古里古怪》无疑也给少年读者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承载着人性温度和守持精神的种子,期待之后某个瞬间的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