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
以法治力量筑牢“护苗”防护墙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6-26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是法律的守护者,也是孩子心灵的引路人。他们就是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
作为“扫黄打非”战线的重要成员,检察系统的检察官们用自己的力量践行“护苗”理念,用法治的灯光照亮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道路,抚平受伤孩子的心灵,帮助困境中的孩子重拾希望。
法治点亮成长路
“检察官姐姐,我以后再也不随便跟陌生人聊天了。”在一次“瀍检·心语”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的参观活动中,一名初中生在体验了VR模拟游戏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李倩介绍,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倾力打造的“瀍检·心语”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不仅是孩子们学习法律知识的课堂,更是他们心灵成长的港湾。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VR互动游戏,身临其境地感受违法犯罪带来的严重后果;可以通过沙盘游戏和绘画,表达内心难以言说的情感;还可以通过“法律大比拼”竞赛,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2023年,一名因家庭变故变得沉默寡言的孩子来到这里。起初,他拒绝与人交流,在检察官的耐心引导下,他通过沙盘游戏逐渐敞开心扉,最终解开了心结。“这样的故事,在‘瀍检·心语’并不少见。”李倩说,近年来,这里已为1200余名未成年人提供了法治教育,为40余名孩子进行了心理疏导,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
导师宣讲“无距离”
“检察官叔叔,您能指导我们班排一个法治情景剧吗?”这是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法治宣讲团”成员经常收到的邀请。这支由19名干警组成的宣讲团,不仅是辖区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更是孩子们心中的“法律导师”。他们通过“检教同行 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活动,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检察工作;通过“点单式”普法,精准对接学生、家长和老师的需求;通过法治情景剧巡演,让法律知识在寓教于乐中深入人心。
“瀍检·心语”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根据真实案例创作改编的普法小剧场《课间意外与法治守护》尤为吸睛。近日,该工作室指导洛阳市旭升中学学生进行编排和演绎,宿舍冲突、课间意外、模拟法庭、押送监狱4个场景层层递进,生动还原了现实中可能出现的青少年涉法事件,让台下学生身临其境。
随后,检察官王丹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深入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核心法律法规,警醒学生“玩闹有度,法律有界。未成年人并不是法律的免罪金牌,每一次选择,每一个行为都可能改变自己或他人的人生。敬畏规则,珍重青春”。王丹说,检察院通过这种创新形式播撒法治种子,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法治屏障。
司法救助“一站式”
李倩介绍,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安、法院、卫健委,在洛阳东都医院设立了未成年人关护中心。“这里不仅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一站式’询问、检查和救助,更成为他们重拾信心的‘爱心站’。”
今年初,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发生后,关护中心迅速启动,避免了重复询问对被害人造成的“二次伤害”。在检察官的帮助下,这名孩子不仅得到了及时的心理疏导,还获得了司法救助,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检察官叔叔,我还能继续上学吗?”这是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一起司法救助案件时,被侵害人陈某的担忧。陈某的母亲因案离世,留下他和年迈的外祖母相依为命。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通过“检察+”多元救助模式,联合民政局和社区,为陈某减免了学杂费,并安排专业社工进行一对一帮扶。如今,陈某已重回校园,并成为一名少先队员。这样的救助故事,在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并不罕见。
在李倩看来,“护苗”行动,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责任。瀍河回族区人民检察院以法治教育为引领,以关护救助为保障,用心用情守护着每一位未成年人的成长。“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护苗’专项行动,让法治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李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