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探索“扫黄打非”宣传新路径——

根植乡土 场景浸润

作者:本报记者 朱子钰 通讯员 李若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6-26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宋家镇开展“扫黄打非”专题宣传活动,通过知识普及、案例讲解等形式,凝聚家校合力,共筑文化安全屏障。 山东省德州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扫黄打非’不松懈,严查严打不松绑。营造环境氛围好,齐抓共管斗志昂!”近日,一场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快板表演《“扫黄打非”有担当》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响起,引得台下观众连连拍手叫好。

  今年以来,德州市陵城区以创新方式破解基层“扫黄打非”宣传难题,构建起“乡土文化浸润、全民共创传播、生活场景渗透”的立体化实践模式,成功探索出一条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温度的文化安全防线构筑路径,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清朗的文化环境。


  依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


  陵城区巧妙嫁接“护苗成长、拒绝盗版、文明上网”等核心理念与地域文化特色,将理论政策转化为可触可感的乡土实践,实现从“空中楼阁”到“遍地开花”的传播蜕变。

  依托“朔之乡”剪纸非遗资源,神头镇组织社区居民及文艺爱好者创作“扫黄打非”“爱苗护苗”“抵制盗版,共护成长”等主题剪纸作品,将守护文化安全理念融入方寸剪纸之间。于集乡“邵氏葫芦”非遗传承人在葫芦上烙刻“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净文化之源,护民族之苗”等宣传标语,让乡土特产变身流动宣传载体。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本土书法作家带领学生现场创作“扫黄打非”主题书法作品,使传统笔墨与健康理念在宣纸上交融生辉,孩子们在感受传统书法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对于“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

  除了静态艺术,陵城区更将“扫黄打非”故事搬上民俗舞台,将主题戏剧纳入“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常态化节目单,精心编排《“扫黄打非”有担当》《清朗少年护苗歌》等小戏小剧,以方言俚语生动演绎法规政策。截至目前,在村庄、文化广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巡演30余场。

  二月二簸箩节期间,糜镇创新编排蹦鼓舞非遗节目《“扫黄打非”东风劲》,让群众在铿锵鼓点中强化文化安全意识。“我就喜欢看戏,老乡们表演得特别好,边看边学习,以后肯定保护好咱的文化环境!”巡演过后,广大群众在喜闻乐见的非遗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文艺爱好者编排的“护苗”小戏,用最地道的“乡音乡话”解读抽象政策,让政策宣传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


  搭建全民开放共享平台


  陵城区将群众视为宣传工作的源头活水,通过搭建开放平台,推动群众从“政策受众”向“理念传播者”转变,构建起“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多元协同”的生动格局。

  今年上半年,陵城区委宣传部启动“扫黄打非·陵城在行动”主题作品征集活动,通过“低门槛、重参与”的方式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加入“扫黄打非”工作,提升“扫黄打非”共建共治共享水平,让广大群众从“听众”变成“宣传员”。自活动开展以来,共收到作品120余件,囊括绘画、海报、剪纸、快板等多个类型,真正让群众以听得懂的方言、看得见的手艺、喜闻乐见的形式参与到“扫黄打非”工作中,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发力的良好氛围。

  在校园阵地,陵城区教体局精心搭建“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的“护苗”平台,组织策划“开学第一课·护苗进行时”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全区各学校积极响应号召,纷纷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主题绘画、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案例学习等多种形式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陵城区全区共举办班级读书分享会200余场,发放“绿书签”5700余张,设立校园绿色图书角80余个,所有学校均组建由骨干教师和志愿学生组成的专项检查小组,对校园内的图书馆、阅览室开展地毯式排查。各中小学开展“扫黄打非·护苗成长”主题手抄报绘制活动,让学生用五彩斑斓的画笔在手抄报上描绘出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独特理解和深刻认识,形成“学生创作—学生传播—学生教育”的闭环,在画作创作中实现自我教育。

  为织密企业责任链条,陵城区文化执法、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联合志愿者组织走进200余家印刷、物流仓储、文化娱乐和科技企业,严格查验印刷委托书和进销货清单,严防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通过寄递渠道流通。同时坚持检查与宣传并重,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同步开展法律法规宣讲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发放“扫黄打非”倡议书700余份,引导经营主体自觉守法经营,让清朗环境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精神文化屏障。


  构建长效绿色服务链条


  陵城区着力构建“扫黄打非”长效链条,将理念嵌入群众日常肌理,实现从“一阵风”到“常态化”的跨越。

  依托学校、农家书屋、社区、东方朔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公共服务场所,陵城区结合开学季、世界读书日、学雷锋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扫黄打非进大集”“扫黄打非·志愿同行”“扫黄打非主题绘画”“扫黄打非书画展”等系列宣传活动60余场,通过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页、解读侵权案件、展览作品、绘制主题布包等方式,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公众普及法律法规。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行的9场主题绘画活动中,400余个群众自制的主题帆布包让“扫黄打非”从文件、会议中走出,把“抵制盗版书籍”“倡导绿色阅读”等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以个人带动家庭、邻里、社会,成为“扫黄打非”的流动宣传窗口。

  借势传统节日深化情感联结,陵城区还在春节期间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检查行动,全力确保春节期间文化市场安全有序。元宵节当天各社区举办“猜灯谜”知识竞答,将“扫黄打非”政策知识融入传统灯谜,吸引1.3万余名群众参与;端午节期间各乡镇开展“绿书签·粽情护苗”系列活动,在开展传统民俗体验的同时将1600余份“绿书签”与倡议书装入粽子礼袋,随节日祝福传递健康阅读理念,实现“月月有主题,节节有浸润”。

  此外,陵城区筑牢绿色阅读主阵地,对160余家农家书屋开展专项清查,现场督促整改问题,要求各管理员切实守好“第一道防线”,确保农家书屋成为村民汲取有益知识的精神家园。同时成立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与融合分级阅读研发中心,依托社区书屋、新华书店、党群活动中心、“护苗”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阵地,上半年常态化开展“绿书签”优惠购书、“图书进乡村”、“书香陵城 阅动青春”、“老党员荐好书”等全民阅读活动370余场,覆盖群众12万人次,让健康阅读扎根日常,为全民精神生活注入更多“绿色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