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作者:翟步庭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5-07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山西经济日报社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统筹用好各类资源优势,完整记录传统村落原貌、深度挖掘古村镇背后的故事。同时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不断推进活化利用、以用促保,进一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内生动力,使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策划先行,内容为魂

  散落三晋大地的数百个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遗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少传统建筑危在旦夕。山西经济日报社在坚持和把握主流舆论方向、发扬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同时,以全媒体、小切口的方式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塑造山西形象,彰显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2022年6月始,山西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纪录片”摄制组先期以1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9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为主要拍摄对象,主要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进行深挖,找出每个名镇名村历史上的闪光点。2022年9月20日,首集纪录片《赤桥村》正式发布。

  截至目前,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晋中市介休张壁村、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长治市平顺县岳家寨等14个中国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拍摄已经圆满完成,图文、视频通过《山西经济日报》26个新媒体平台进行了集中推送。

  媒体融合,裂变式传播

  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特点,实现纪录片裂变式传播。纪录片拍摄期间,《山西经济日报》专门开辟专题报道版面,山西经济网开设专栏,并开通“山西古村落”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同时,在山西经济日报社旗下官方抖音号、快手号、微信视频号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一方面报道纪录片拍摄花絮,发布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趣闻轶事;另一方面对典型村镇进行深度报道,用文字、短视频、中长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古村落的历史与今天、过去与未来。

  新媒体不仅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也是文化传播者与受众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创作与传播山西传统村落系列纪录片的过程中,山西经济日报社充分发挥新媒体互动与双向传播的特性,让更多人参与到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中,通过抖音、快手平台进行直播,用最自然的方式记录最真实的村落文化、村民生活,让受众了解山西传统村落文化,提高了纪录片的传播效果。

  针对网络平台,深度挖掘纪录片核心内容,工作人员将古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及古村生活的一点一滴通过Vlog、直播的形式记录下来,同时将古村落涉及传统技艺、特色民俗、地方美食等进行二次编辑,剪辑成拆条短视频,借助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发布,开辟了更快更广的传播途径,有效提升了非遗纪录片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达到裂变式传播效果。

  2023年5月,第32届山西新闻奖评选结果公布,由山西经济日报社出品拍摄的《山西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汾城镇〉》荣获山西新闻奖一等奖。

  深入调研,纵深发展

  如何让宝贵的资源发挥应有的价值?具体来说,就是实现让古村“活”起来,让房子“用”起来,让村民“富”起来,让文化“亮”出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体悟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山西经济日报社主动发挥媒体的传播引导作用,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山西传统村落传承发展故事。

  驻村拍摄,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拍摄方式。该系列纪录片摄制组每走进山西每一座传统村落,都充分发挥“老报人”的工匠精神,深耕细作,深入挖掘,从传统村落的古建中提炼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譬如从太原市晋源区的赤桥村村名变迁,挖出春秋时期历史人物豫让,从豫让故事提炼信义精神;在晋中市介休被称为“绝壁村”的张壁村,从建筑特色挖掘历史文化,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射礼”……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山西经济日报社系列纪录片摄制组基于自身的独特性,找准定位,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创作有深度、有思想、有质感的内容,在新媒体浪潮席卷的今天,做到了传统纸媒新闻内容和产品应担负起的责任引导,凝结了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困境中找到突出重围的突破口和未来前行的方向。

  瞄准新技术,尝试新手段

  纪录片的成功播出,并没有让我们停下脚步,全方位、多角度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宣传保护传统村落是我们始终孜孜以求的。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承办的“传统村落万里行”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在太原启动。省直重点新闻网站和新媒体单位通过“稿件+视频+H5+直播+海报”五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山西传统村落“美”起来、“活”起来的发展历程。

  主题宣传活动持续一周,在此期间,山西经济日报社所属各平台共推出1个网站专题,4幅海报,29条原创短视频,1个山西古村落微博话题,1个山西传统村落微信、抖音、快手话题,7篇原创稿件,总计浏览量超3000万次。

  H5是我们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通过这种形式,我们把第一至第五批被住建部列入保护名录的550个传统村落,用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给大家。对于已经拍摄过纪录片的村落,视频链接也一并植入,便于大家观看。

  媒体不仅是乡村文化振兴的见证者和助推者,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参与者和践行者。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普及,山西经济日报社通过运用“互联网+”开启了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全新思路,通过各类传播手段展示乡风文明新风尚、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文旅融合,为传统村落宣传提供了新业态、新渠道、新平台,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作者单位:山西经济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