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哥”走红启发外宣话语之变

作者:崔博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30

  近期,国外主播“ishowspeed”以全程无脚本、无滤镜的“野生直播”在中国社交平台走红。这位自带“面部表情数据库”、被称为“甲亢哥”的主播,用夸张吃播、魔性互动和对中国基建的“瞳孔地震式反应”,在优兔创下单条视频播放量超千万的纪录,让很多外国网友惊呼“这才是真实的中国”。

  这场现象级传播的“破圈”密码,恰恰藏在一些固有传播的“舒适区”之外。在河南少林寺,当地文旅部门没有忙着宣传少林文化,而是安排“甲亢哥”跟着梁师傅切身体验崩断木棍的武功;在成都街头,融媒体没有忙着插播非遗宣传片,而是蹲守直播间截取主播被川剧变脸惊到跳脚的片段。地方媒体当好“气氛组”,让烟火气自然地流淌,中国文化科普就会更加润物细无声。

  笔者认为,“甲亢哥”的走红带给我们三重启示。其一,应当鼓励以平民视角积极参与到外宣中,与主流媒体的外宣互为补充,产生“1+1>2”的效果;其二,即兴发挥常常带来意外之喜,细数本次“甲亢哥”中国行的“爆点”,几乎都是突发的“节目效果”,具有较强的传播张力;其三,价值观需要柔性的传递,当外国网友被“甲亢哥”中国行的节目效果“圈粉”时,他们已在不知不觉中对中国有了全新认识。

  对传播者而言,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网红现象探究”,而是一场传播语态和思维的革新,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对外传播不能停留在“我要教你什么”,而是“你想了解什么”。当越来越多的传播者学会在“卤鹅香”里藏文化、在烟火气中埋价值时,就能助力破解“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传播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