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广纸集团:
“保障用纸安全和印刷质量,是我们的初心使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4
广纸集团全力保障新闻纸生产。
作为全国3家新闻纸生产企业之一,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以两个“唯一”彰显国企担当——唯一一家百分之百国有新闻纸生产企业,唯一一家以新闻纸为主业的造纸企业。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沈建军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障报社用纸安全和印报质量,是广纸集团建厂89年来的初心和使命。
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成立于上世纪30年代的广纸集团,历经革命战争的烽火、新中国成立的奋进、改革开放的浪潮,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变革,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广纸集团不仅见证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崛起,更在新中国成立后成功抄造出第一张新闻纸,书写了新闻纸发展的重要篇章。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保障报社安全用纸始终是我们的核心使命。”沈建军在回溯企业历程时表示,广纸集团早已成为维护中国新闻纸市场稳定的“压舱石”。目前,广纸集团制浆造纸业务范围已拓展至机制纸及纸板制造、制浆和造纸专用设备制造、环保技术服务、木竹浆生产等多个领域,造纸产能近60万吨,新闻纸生产依然占据核心地位,重点保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及地方各级党报的用纸需求。
作为国有企业,广纸集团将新闻纸生产提升至战略高度。“新闻纸不是普通商品,承载着传递党和国家声音的重要使命,容不得半点马虎。”沈建军介绍,凭借世界先进的造纸设备与顶尖的技术团队,广纸集团不仅确保日常生产稳定,更能在报社突发紧急需求时快速响应。
创新突破原材料瓶颈
2021年“禁废令”的实施,给新闻纸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国内纸张生产成本因原材料短缺大幅攀升,国外进口纸趁机低价倾销,国际地缘政治因素更使新闻纸市场雪上加霜——国内进口新闻纸占比份额逐年提高,目前已占国内市场近半壁江山。面对挑战,广纸集团以“双线突破”探索出降本增效的突围路径。
一方面,创新原料供应策略。沈建军介绍,广纸集团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获得香港、澳门废纸采购配额,缓解国内废纸缺口。同时,与国内湿浆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替代部分进口浆板。与国外化机浆板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通过精准把握采购节奏来平抑价格波动。此外,广纸集团还优化能源结构,管控原煤采购并开发生物质燃料,通过动态调整产能与纸种,以规模效益实现成本优化。
另一方面,工艺技术迭代升级。随着原材料结构从美废、欧废、日废等为主的进口废纸向国内废纸与进口浆板或自制浆混合转变,广纸集团围绕原料特性开展技术革新。“我们的目标很明确,用新原料制造出质量优、成本可控的新闻纸。”沈建军介绍,根据原材料的纤维分析,广纸集团新建了一条浆板线来处理进口化机浆板和外购湿浆,从源头保证质量和控制成本。同时,针对纸张抗张指数、撕裂指数等关键指标,广纸集团开展系列实验,优化打浆工艺、纤维配比及助剂添加,使新闻纸性能更适配现代印刷需求,实现“以变应变”的创新突破。
守护党报生产“最后一公里”
如今,从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到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广纸集团已构建起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党报筑牢坚实后盾。
“在广纸集团,每个环节都承担着让党报及时传递到读者手中的责任。”沈建军介绍,广纸集团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供应链,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同时,依托先进设备与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精细化管控,并与优质物流商合作,构建覆盖全国的运输网络,确保紧急订单“当日达”“次日达”。
尤其是广纸集团的售后团队,为报社定制了全周期的服务方案。“从订单洽谈、生产跟踪到运输验收、售后响应,我们为报社提供‘一对一’服务,确保用纸无忧。”沈建军说,89年的坚守与创新,让广纸集团不仅成为新闻纸行业的标杆企业,更以国企担当守护着党报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未来,广纸集团将继续深耕主业,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