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印务:
创新多元 新风扑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4
京报印务创新推出的青少年研学活动。
党建参观活动中,大家了解报纸印刷生产工艺。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从1952年与《北京日报》同步诞生,到如今成为首都党报印刷的核心力量,北京日报印务有限责任公司以“印好党报、发好党报”为使命,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见证着《北京日报》发展壮大,推动着党报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北京日报社旗下二级单位,京报印务不仅以精湛的印刷工艺筑牢党报出版根基,更通过多元创新触角,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红色文化融入沉浸体验
参观报社纸库,通过讲解和触摸纸张,一览报纸的前世今生;步入党报印刷历史展厅,了解党报印刷是党史的缩影及《北京日报》的创刊历史;探秘制版车间及印刷车间,见证报纸从排版、印刷到打包成捆的全过程;将所看所学的雕版、拓印、手抄、拼版等技艺融会贯通,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手抄报纸;参观党报发行大厅,做当天《北京晚报》的“第一名读者”……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次渠镇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的京报印务,自2023年底以来迎来一批又一批前来开展党建交流和研学体验的企业、学校团队。
“这是我们围绕党报出版核心,创新推出的党建参观、青少年研学、读者服务等文化活动,将党报印刷的红色基因转化为生动的文化体验。”北京日报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贾凯平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作为首都党报印刷的主力军,京报印务配备国际领先的印刷生产线与设备,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保障《北京日报》等党报印刷质量,连续多年斩获中国报协颁发的精品级报纸奖项,成为行业品质标杆。在坚守印刷主业的同时,京报印务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主业强基、多元赋能”的创新发展之路。
党建参观中,通过专业老师的系统讲解,党员同志可全面了解党报的精神内涵,感受到一代代党报人的家国情怀和坚定信念。青少年研学中,孩子们走进车间,亲眼看到铅字排版如何演变为现代数字印刷,切身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变革和无限可能。“参观党报印刷流程是一次深入了解新闻印刷生产的工作流程、技术水平和党报精神内涵的重要体验。”贾凯平认为,这是了解新闻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缩影,能让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党报的重要性和其在社会中的影响。
传统技艺碰撞现代文创
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京报印务将印刷工艺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推出独具特色的金属纪念报。这款文创产品以印刷报刊的预涂感光(PS版)为材料,将活字印刷术的千年智慧与现代“光与电”“数与网”技术相结合,不仅重现了历史版面的珍贵记忆,更成为承载文化传承的永恒载体。
“每一份金属纪念报都是独一无二的。”贾凯平介绍,纪念版材料来自印刷报纸的PS版,是京报印务印刷生产线每天使用的生产材料,也是印制数以万计报纸的“胶片”。通过定制化服务,参观者选择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版面进行复刻,UV印刷的图像在没有酒精等液体的腐蚀下可保存数十年甚至百年,从而让“白纸黑字”的新闻瞬间凝固为永恒的纪念。
“北京援鄂医疗队凯旋号外金属纪念版特刊”便出自京报印务。贾凯平回忆道,这是京报集团送给抗疫英雄的神秘礼物,仅20天就制作完成。身为该“金属纪念版特刊”文创产品小组组长,他组织小组成员围绕创意设计、材料选择、镜框材质选取、包装盒及包装袋设计等有序展开。最终经各部门通力配合,马力全开,按时保质,没有一丝差错地制作好138份金属纪念版特刊。
从新闻传播的物理媒介,到文化传承的创意载体,金属纪念报的诞生,既是京报印务对传统工艺的创新演绎,更是对红色文化的时代诠释。在此基础上,创刊号冰箱贴、龙行龘龘冰箱贴、新闻纸线装本、特色文创章、经典老报纸复刻等各式文创产品多点开花。与此同时,京报印务围绕提质增效、资产优化、设备更新与资源整合、业务拓展与品牌建设的方向,探寻自我生存路径和空间,积极探索非印业务市场,凭借厂房资源开展仓储物流、物业租赁等多元化服务,实现资产的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