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初心之地 见证阅读之变

作者:本报记者 范燕莹 汤广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18

  2025“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暨“书香中国万里行·武汉站”启动仪式现场。卢杰 摄


  从繁华都市的核心商圈,到宁静悠远的乡村角落,阅读的氛围如同春日暖阳,洒遍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为武汉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正值“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举办期间,4月8日—10日,来自“书香中国万里行·武汉站”的中央媒体记者采访团,深入武汉的社区、校园、企业等多个场所采访。继2013年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首站采访武汉之后,此次记者们重返初心之地,见证阅读为这座城市带来的精神滋养和变化。


  加强政策引领 提供坚实保障


  4月8日上午,春日的阳光洒满武汉中心书城外广场,2025“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暨“书香中国万里行·武汉站”启动仪式在此举行。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王利明表示,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再度回到诞生地武汉,聚焦“书香武汉”建设的基层经验与阅读典型,开展“七进”采访活动,举办“全民阅读大讲堂”活动,进一步彰显“书香武汉”文化名片,展现武汉的独特魅力。

  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朝安在启动仪式上介绍道:“武汉构建起了省、市、区、街(乡)、社区(村)五级联动机制,打造出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阅读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67座城市书房,这些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文化驿站,成为市民闲暇时光的心灵栖息地;1967个农家书屋扎根田野,为广大农民朋友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而武汉中心书城更是凭借其独特的设计与丰富的文化内涵,荣获全国“年度最美书店”称号,成为当之无愧的武汉文化地标。

  4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长墩堤社区,见到“养娃有方·家庭城市书房”的主讲老师田桂月,她正带着孩子们共读彼得·雷诺兹的经典绘本《点点点》。“养娃有方·家庭城市书房”投入使用以来,举办的各种读书会、亲子阅读活动广受家长欢迎。书房获得2024年最受市民喜爱的阅读空间、武汉市儿童友好阅读空间。“过去很多家长对儿童早期阅读的认识很薄弱,而当下年轻的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买绘本了。”有着15年亲子阅读推广经历的田桂月说,让她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些年武汉广大家庭在亲子阅读理念、意识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以田桂月为代表的阅读推广人感受到的这种变化,其背后是武汉长达14年持之以恒的政策深耕。早在2012年,武汉就颇具前瞻性地率先提出建设“读书之城”的目标,将全民阅读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随后,在2025年,全民阅读又被明确纳入“十四五”规划,从政策层面为阅读推广提供了坚实保障,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长效运行机制。


  拓展阅读版图 激活阅读生态


  4月9日,记者来到江岸区长春街小学。在这里,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院士科普大讲堂”第四十二期活动正在举办,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二级教授潘春旭以“从自然中寻找科学灵感”为主线,为孩子们讲解自然界的物理知识。

  4月9日晚,在武汉中心书城,由共青团武汉市委主办的武汉青年夜校活动中,授课人桑梓围绕图书《人人都能学AI》,帮助学员掌握AI使用技能,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难题。从事汽车自媒体工作的李嘉刚说,作为上班族,白天比较忙,晚上时间充裕,“青年夜校有很多‘干货’,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

  在武汉,像这样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每天都会举办多场,或由政府引导,或由市民自发组织,读书之风吹拂着江城的每个角落。

  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较为完善的阅读服务保障体系。近年来,武汉政企学研社多方参与共建阅读空间,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城市书房为例,“养娃有方·家庭城市书房”设在东西湖区径河街长墩堤社区内,以亲子阅读、儿童阅读为特色,成为家庭教育实践的生动舞台;坐落于西北湖公园的德芭与彩虹书店(江汉城市书房),以自然、博物、科普主题图书和本土化文创产品为特色,既是科普教育基地,又是人文艺术课堂;位于新唐万科广场的盐屿城市书房,每日开放12小时,不仅以好书及阅读活动服务读者,更为商业综合体增添了书香气息和文化氛围;“两江晴川”号游船上的长江书苑,则是武汉首个长江上的移动城市书房,为市民游客阅读长江、品味长江文化创造了独特的人文条件。


  突出地域文化 打造阅读品牌


  出版社加强优质阅读供给,为推广全民阅读深入开展提供“源头活水”。此次采访期间,武汉出版集团发布的《武汉文脉》工程首批图书、“长江的孩子”儿童文学系列第三辑,正是该集团重点打造的阅读品牌。《武汉文脉》融合出版工程堪称一项文化巨擘。该工程首批21册图书的发布,标志着武汉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武汉出版集团董事长朱向梅表示:“作为‘书香武汉·全民读书月’的总承办单位,我们将充分发挥主阵地、主力军作用,精心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服务。”除了精心策划“长江的孩子”第三辑发布会、《武汉文脉》首批成果发布,集团还组织央视主持人董倩新书发布、阅读金色年华、“作家进校园名师读名篇”青少年阅读、第九届淘书节等重磅活动百余场,武汉新华书店开展3—7折优惠购书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阅读服务。

  武汉的阅读品牌如同城市文化的一张张亮丽名片,“武汉地铁读书节”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该读书节已连续举办13年,通过倡导碎片化阅读理念,将原本枯燥的通勤时间巧妙地转化为“移动文化课堂”。4月9日,记者们来到三阳路地铁站,在这里,听到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宣传主管黄彦的介绍,对比12年前曾经来此采访的变化,再次感受武汉地铁在从读书到读城方面的创新做法,大家感慨,随着时代变化,广大市民与游客找到了阅读的全新打开方式。

  “金桥”书评活动38年品书不辍,先后依托“金桥”书评品牌特色,探索创建“金桥书吧”,形成一吧一特色。为推进“15分钟文体圈”建设了江汉区图书馆分馆`金桥书院和各具特色的高品质城市书房,构建了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基础,让图书馆、书吧、书房发挥阅读功效,惠及民生,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真正将“全民阅读”纳入了社会范畴。

  在武昌古城的昙华林城墙读书会,创新的“读城+读史+读人”模式,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里立足武昌古城千年城史和文脉粮道深厚的文化底蕴,每月精心挑选主题开展阅读分享活动。通过“文本领读+场景体验”的方式,让读者在阅读历史文化书籍的同时,亲身走进古城的大街小巷,感受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黄陂区的木兰读书季同样别具特色。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木兰诗词朗诵比赛、木兰文化讲座、民俗文化体验等,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书香氛围,一站式体验文体魅力。

  当全民阅读从一项活动升华为一种生活方式,武汉的文化脉搏,正与长江之水一同奔涌向前,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