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
在阅读生态共建中担任更主动角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18
明天社组织少先队员结合主题队课展开研学实践。
明天社 供图
据《中国儿童青少年阅读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显示,儿童青少年阅读呈现“喜忧参半”的现象:一方面,儿童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普及,近七成孩子在6岁前开始阅读;另一方面,当前孩子每天课外阅读时长仍偏短。
新形势下,助力青少年阅读推广,出版业肩负重任。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各出版社依据各自特色、利用自身优势,因势而动,不断“上新”实践样本,影响深远。
内容+活动+服务
阅读品牌建设显成效
伴随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各式阅读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目不暇接。构建具有针对性的青少年“阅读场”,擦亮品牌活动真正落地青少年的生活之中,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在这方面,一些出版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当前,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正在大力推进新时代少年儿童阅读成长“阅读+”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专业化阅读、高标准的少先队组织化教育、高质量的社会化实践服务和高水平的素质成长服务,与学校教育有机协同,为少年儿童提供全面成长支持。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辑蔺玉红介绍,目前,中少总社已在全国多地成功开展了阅读成长服务,如北京“大阅读”教育项目、“知心家庭学校”心理教育基地建设、“少儿交通安全”教育、“我们爱科学·科学家进校园”公益讲座大行动、《儿童文学》作家进校园等。
面对新时代青少年阅读需求转变,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构建了“内容+活动+服务”三位一体的阅读推广体系。“我社通过创新内容开发、体系化阅读活动和全维度资源整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青少年阅读服务生态。”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董事刘星保告诉记者。
深耕优质内容,目前湖南少儿社已培育“大视野科普”“小溪流”“四维阅读”“100本读书行动”“悦科普”等品牌矩阵。“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品牌影响力。”刘星保举例,湖南少儿社与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建“科普阅读+趣味闯关+知识竞赛”融合平台,促进科普阅读与科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此外,湖南少儿社非常注重构建长效阅读服务体系,“100本读书行动”与“悦科普”项目通过构建分级阅读体系与音视频导读服务,倡导“家校交互,共读好书”。
品牌模式的创新,为出版社赋能青少年阅读推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不断擦亮金字招牌,只有产生影响力,才能深深扎根于青少年的成长之中。
深耕外语教育多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紧紧锚定优质内容,多措并举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外研社分级阅读馆每周都举行阅读沙龙活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阅读出版分社社长许海峰介绍,外研社出版有60多个套系、6000多册英语分级读物,从中精选出1284册读物,贯彻横向整合式阅读理念,打造了面向4—12岁、以“主题+难度”双进阶的外研社分级阅读馆,目前全国有430多家,分布在29个省份、100多个城市。除此之外,“英语朗读者”全国英语阅读大会、丽声全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阅读风采展示活动、“书虫之声”全国英文朗读秀……外研社通过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的举办,吸引孩子们广泛参与,营造浓郁书香氛围。
“星火阅读”是明天出版社联合共青团山东省委、省少工委共同推出,为山东省中小学少先队员提供主题少先队活动课和阅读服务的融合创新项目。“2023年6月项目推出以来,通过整合线上数字化平台与线下场景化实践,搭建立体化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的阅读推广路径。”明天出版社“星火阅读”项目负责人何鑫告诉记者,项目线上平台以“星火阅读主题队课”微信小程序为核心载体,结合山东省各地市文化特色,将思政教育和阅读拓展内容融入故事讲述、名师导读、艺术鉴赏等场景,打造符合少年儿童认知特点的沉浸式学习空间,累计用户数超过55万。
作为项目的另一支柱,“星火阅读·名家面对面”活动通过“阅读分享+社会实践”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单向输出的局限。“截至2024年底,‘星火阅读’项目已举办各类线下阅读活动282场,覆盖20余万名青少年读者。”何鑫表示。
面对结构性挑战
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提供优质的阅读产品、服务,出版社赋能青少年阅读“活”起来、“动”起来。不过,目前在青少年阅读生态建设上,仍存在结构性挑战,有许多“硬件”“软件”空白,这也为出版社抛出了更为深刻的课题。
“阅读资源分布不均、家庭与学校的阅读支持系统薄弱、数字化阅读工具与监管机制待优化是亟须多方共同填补的薄弱点。”何鑫认为,在此情况下,出版社的角色需从传统内容生产者向阅读生态共建者升级,并在生态建设中担任更主动的角色,从内容创新、资源整合到社会服务多维度发力。
在青少年阅读生态建设上,出版社责无旁贷,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迫于现实经营压力,部分出版社在青少年阅读推广方面的工作略显“束手束脚”,导致真正落到实处的阅读推广活动还不够多,规模也不够大。
“毋庸讳言,现在行业在阅读推广活动上非常看重当场活动的经济效益回报,强调投入产出比。但阅读推广工作本质上是一项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的事业,不能过于急功近利。”天地出版社副社长陈德表示。
作为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开展分级阅读项目的过程中围绕分级阅读标准研究,生成融书目、评估、课程、培训为一体的分级阅读解决方案,并以此方案为抓手,创新阅读推广模式。“在校内,推行‘分级阅读型书香校园’建设,协助学校完善阅读教育体系。在校外,构建家校社一体化的AI+分级阅读体验馆,打造青少年阅读新地标。借助AI技术,体验馆能够根据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测评结果,精准推送个性化阅读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基础教育地方教材与少儿教育出版中心少儿教育分社社长、分级阅读事业部主任胡苗告诉记者,面对阅读指导专业化不足的问题,应将分级阅读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加强专业阅读指导培训,培养阅读指导人才。
“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政策,对学校落实阅读推广作出明确要求,给予物质和课时保障,并允许引入社会第三方机构提供阅读服务。在社区,招募、培训相当数量的家庭阅读指导师,充实到各种阅读空间中。”许海峰建议。
此外,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全行业协同创新,构建更健康、均衡、可持续的青少年阅读生态是应有之义。刘星保认为,出版社应助力城乡阅读资源共建共享,整合多方资源,深化与妇联、公益基金会等机构的战略协作,助力农家书屋、乡村校园图书馆等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并持续推动阅读推广活动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