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的往昔时光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14
午后的阳光给县城图书馆披上了一层橘色的光晕,门前那棵柳树下一名少年背着绿色的书包在流连踟蹰,他不时踮起脚尖向阅览室里张望,只见里面坐满了读者,可是他们都是大人,没有一个小读者,少年徘徊着、犹豫着,后来他还是鼓起了勇气,怀揣着忐忑和好奇走进了图书馆。
这是45年前发生在县图书馆门前的一幕,那个少年就是我。
小学四年级时,认识的汉字累加起来阅读书刊已经不再吃力,脑子里装进去的近2000个汉字总是鼓动我去阅读去书写。而每次写完作业总爱随手拿起一本书或者一张报,和那些刚刚结识的汉字亲密接触和互动。一次,我无意之中打开了家里的书柜,发现里面有一本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我如获至宝,随手翻看起来,竟然一看就入了迷,很快杨子荣、少剑波、孙达德一位位剿匪勇士的精彩故事如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了我。每天晚上夜阑人静时,我就沉浸在这跌宕起伏的故事之中,尤其是杨子荣只身入匪穴那段更是令我牵肠挂肚,这本书几天工夫就读完了,总是觉得意犹未尽。不久,我在表姐家借来了《铁道游击队》,这本书更是让我着魔,每天晚上母亲提醒闭灯睡觉时我却不忍合上书。于是,偷偷地在被窝里打开手电筒,继续阅读直到酣睡。就这样连着好几个晚上,我都搂着手电筒和书睡觉,直到有一天母亲起夜,看见我房间的被窝里散发着亮光,才发现了我的秘密。母亲没收了手电筒和书,严厉地告诫我要少看闲书,好好休息,这样才能够好好学习。
然而,读书的欲念一经萌芽,就像春天田野里的青草,在雨滴的滋润下疯长,而那时身边可供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少之又少,家中书柜里除了一些政治书籍和杂志,连那本《林海雪原》也不知去向。偶然发现表姐经常用胳膊夹着书回到家中,吃饭的时候也手不释卷,而且每隔几天就换一本书回来。原来表姐有借书证,她经常去县城图书馆借阅图书,所以手里总是有看不完的书。于是,图书馆在我内心像一座书籍搭起的宫殿,它蒙着神秘的面纱,勾起了我无限的向往,走进图书馆满足阅读的欲念在我的心中萌发了。
当时的县图书馆跟民宅区别不大,一栋砖瓦厢房呈L形坐落在县城珠子河南岸,一片民居环绕在图书馆周围,使它颇有鹤立鸡群之势。图书馆的房间宽敞通透,一扇扇窗户把阳光迎入室内,让整洁安静的阅览室里充盈着明亮、温暖的光束。上世纪70年代末是一个时代的分水岭,县图书馆还没有为少年儿童开辟专门的阅览室,但大量书籍重新走上书架,人们也纷纷涌进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过连续在图书馆门前几天的徘徊后,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鼓足勇气走进了县城图书馆。
迈进图书馆对开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一行书法行书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这位伟大作家的传世名言从此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以后的岁月里不管走进任何地方的图书馆和书店,我都要向这句名言行注目礼,读书确实能够给人成长的营养和向前的力量,天下读书人的经历也验证了这句名言的至深哲理。
管理图书馆的几位叔叔、阿姨对我这名少年读者还是很照顾的。邱馆长——一位笑容可掬的阿姨给我开了绿灯,免除了押金办理了“借书证”,每当我坐在阅览室的书桌旁看书,她总是向我投去温暖的笑容。图书馆里那位顶着大红鼻头的李老师对我更是格外偏爱,他告诉我要什么年龄看什么图书,我是小读者,就多看看少年读物。在他的引领下,我在图书馆里借回的第一本书就是作家杨大群的儿童文学作品《小矿工》,那时候我和书中的小主人公同龄,小矿工的遭遇深深吸引着我,我也感叹作家描绘细节、叙述故事的神来之笔,把聪明、勇敢的小矿工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后,在他的推荐下,我读了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还有当时风靡书店和图书馆的系列丛书《十万个为什么》,这些书令我大开眼界。
我成了图书馆的常客,每天放学后就背着书包一路小跑抄近道来到图书馆,在阅览室的一个角落里放下书包,然后从书架上取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一些平时喜欢读的报刊,如一只啃食青草的羊羔,专心致志地阅读起来,直到图书馆关门闭馆,我才走出图书馆回家。图书馆为我打开了绚丽多彩的文学世界,也成为我的第二课堂,更使我的语文课在此得到延伸,在课本上读到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更是在这里得到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知道了鲁迅的笔下不仅有少年闰土,他还创作了《阿Q正传》《孔乙己》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
作家笔下那些动人的故事、精彩的描写、美丽的语言文字,每每打动着我,像春风、似细雨,沁润着我的心田。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段落,每一句生动的语言,都启迪着我、影响着我、触动着我。于是,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在渐渐提高,写的作文也不再粗糙无味,用老师的评语来说就是:句子有灵气了,逻辑性更加严谨了。语文课上我的造句作业本被老师作为范例在同学们中传看参考,多篇作文也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朗读。
蔡元培曾说:“读书,第一能专心,第二能勤笔。”这简单而深邃的道理,揭示了读书的精髓。专心致志地阅读,辅以勤于笔耕的习惯,必能有收获。是啊,我在阅读中成长着,打开一本书就看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翻开每一个页面都是一个崭新、灵动的天地,书上的每一个汉字都让一个懵懂少年的心智得到启迪,我总是按捺不住要书写自己身边的故事和身边的人物,乃至身旁的景象和那些难忘的经历。左手捧书阅读,右手握笔书写,在读与写之间我一天天成长着。走向社会后,我曾经在工厂当过工人,在结束每天的劳动之后,我仍然手不释卷,笔耕不辍,用一篇篇文章铺起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并成为一名媒体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用我的笔记录时代的飞跃,书写社会的变革。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日子随着一本本书的开合一天一天地翻过,少年时代在图书馆里的阅读时光成为我幸福的回忆。眨眼间当年走进图书馆的少年如今早已跨越天命走向花甲,不过每每走进图书馆我仍然怀揣着一颗少年的心,一个人只要喜欢读书,他的心就不会老,就永远充满活力。回味着那些读过的书,面对那没有读过而正准备读的书,我总是感叹人世间真是有数不尽的好书啊,恐怕用一生的时间也是读不完的。
学海无涯,书山有径,那么就让我在书的陪伴下终身读书吧。
(作者系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