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

全媒体联动创新政府采购普法宣传

作者:王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08

  当随手打开某地政府采购网,映入眼帘的是项目种类丰富的采购公告,某小学食堂劳务服务项目、某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乡村振兴农产品加工厂房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密切关系着如何用好纳税人的钱,进而采购到物有所值的产品,因而逐步被大众所关注。由于政府采购专业性强,公众对其了解往往流于表面,需要专业媒体肩负起普法责任,增强公众的政府采购法律规范意识。

  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旗下《中国政府采购》杂志,作为财政部政府采购领域唯一的信息发布指导刊,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制定和实施成长发展,20余年来以权威、专业、全面的办刊理念,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全媒体联动创新政府采购普法宣传,助力提升政府采购法治化水平。

  以普法栏目打造独家记忆点

  无法治则不立,无专业则不破。专业内容生产始终是全媒体建设的核心,无论从主题策划、栏目设置,还是热点追踪、深度报道,杂志社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财政中心工作,向不同受众提供有深度、有温度的政府采购普法知识。

  《中国政府采购》杂志每年12期特稿专栏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两会代表谈采购》《集中采购落实高质量发展硬道理》等主题报道,策划组约党建与政府采购业务融合创新实践文章,邀请专访全国两会代表谈《政府工作报告》及提案中涉及的绿色采购、创新采购、数智化采购、优化营商环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热点问题,让读者全方位深入了解政策制定及实施的现实意义。

  杂志设置的《政府采购中国行》栏目,深挖政府采购新闻“富矿”,以真实视角全景展示了青海、云南、广西、宁夏等地政府采购基层一线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工作的点点滴滴。例如,《夯实工作基础 推进政府采购从法制向法治转变——青海站专访》《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制度改革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厦门站专访》等,通过政府采购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向公众普及了政府采购知识。

  为有效解决全国各地读者的实践困惑,杂志常设的《答疑解惑》栏目分期刊登了编辑们收集的政府采购实务操作600余个典型问题,如“供应商如何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奖项证书可以作为加分项吗”等问题,依据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体系框架归纳梳理,邀请权威部门和业内专家进行分析解释,为政府采购从业者进行权威系统指导。

  为提高公众政府采购法律知识普及率,杂志以《答题释惑》分期专栏刊登涉及政府法律、法规、政策的辨析、实施等方面的1600余道试题,“哪些供应商可以对成交结果进行投诉?”此类试题每道均有难易程度标签,附以专家解答及分析阐释,方便读者针对性练习,提升专业能力。

  为满足各地财政部门面向各类采购主体培训考核需求,杂志社还将栏目问答、试题编纂出版成《政府采购法一本通》《政府采购1600题》《政府采购500问》等系列畅销书,实现销量过万册,助益政府采购法治建设实践。

  以新媒体宣传凸显“法香法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全媒体联动普法要将优质内容传播插上数智化翅膀,发挥宣传乘数效应,以解决读者“听得懂”政策,百姓“看得见”成效的普法宣传难题。杂志社为此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政采家小程序以及官方网站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将《中国政府采购》杂志、政府采购培训丛书内容碎片化生产加工,以图文、音视频形式进行知识服务和普法宣传。自上线以来基本保证每周一次的更新频率,至今更新约120批次内容,涵盖政府采购政策解读、热点专题、技能培训、法律法规库全域搜索等。目前,微信公众号总粉丝数达9万人,政采家小程序总粉丝数3.72万人,业内关注度持续上升。

  政采家小程序音视频栏目《编辑之声》手把手教读者上手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价格越低越好吗”“供应商如何享受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编辑们针对此类问题整理相关法律知识抽丝剥茧来解答。政采家小程序《专家视点》栏目更是多年从业者的身边小课堂,针对“您做好开标前准备工作了吗”“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同一签三年可行不”等问题,邀请业内专家以平实生动的语言讲解复杂的实践问题令人茅塞顿开。政采家小程序热点栏目《主题征文》遴选财政部国库司主办、中国政府采购杂志社承办的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主题征文优秀文章,例如,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旭撰写的《社会责任公共采购的价值取向与国际实践》,阐述了社会责任采购对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对采购理念革新及制度完善的重要意义,开拓了读者认知视野。

  为实现内容与技术双翼起飞,杂志社新媒体平台不断升级迭代,其中一大亮点是为用户提供全域搜索工具。编辑对信息数据标注后,相关阅读知识联动推送。当读者输入“采购方式”等政府采购核心词条可无限关联海量阅读文章信息,增加用户黏性,使政府采购普法宣传更具智能化、人性化。杂志社还在持续探索政府采购大模型创新应用,细分业务场景,辅助多轮复杂问答、监管审核、招标投标内容生成等方面,努力打造智慧普法新业态。

  以品牌宣传彰显普法实效

  中国政府采购年会作为杂志社每年的品牌宣传会议,搭建起业界交流、分享政府采购法治化改革实践经验,宣传成果、凝聚共识的互动平台。

  例如,在2024年5月召开的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研讨会中,在政府采购法治研究与学科建设研讨环节,业内专家现身说法讲述个人成长经历及进入政府采购专业研究领域的契机,获得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大批政府采购青年学者的良好反馈,助力了政府采购人才梯队建设,提升了杂志品牌影响力。

  2020年以来,杂志社依托政府采购远程培训平台,面向各类采购主体开展政府采购业务培训,举办线上培训班20期,累计参训近5万人。例如,2024年底,杂志社在黑龙江省财政厅委托下,首次面向社会公开以直播培训的形式对黑龙江全省采购人进行政府采购业务培训,4场直播累计时长达14小时,在线观看人数达2万多,点赞5万余次,受到各地政府采购部门的广泛欢迎和转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专业协同,激发品牌宣传合力,杂志社不断加强与主流媒体、政府部门、法律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等协同合作,使专业普法“飞入寻常百姓家”。例如,杂志社持续加强与中央和地方政府采购单位、中国政府采购网等平台宣传协作,建立通讯员联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报道、专家访谈等提升普法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兴业必先兴人。政府采购普法品牌的打造离不开一支懂法律、懂技术、懂新闻的复合型全媒体人才队伍。杂志社依托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持续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培育模式。例如,集团举办的“中财传媒大讲堂”邀请著名出版家聂震宁谈《全民阅读:编辑出版人的阅读与修养》,对青年编辑如何做好全媒体出版及内容营销启迪深远。

  未来,《中国政府采购》杂志将继续发挥全媒体联动创新政府采购普法的宣传引领作用,努力与法治中国同频共振,同全媒体融合并肩前行。

  (作者系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中国政府采购杂志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