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出版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作者:董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20

  自2019年起,少儿类图书在整体零售市场中表现夺目,不仅码洋比重长期占据榜首,规模更是稳步扩张,已然成为出版行业的增长极。然而,透过繁荣的表象深入探究,会发现少儿出版在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的背后,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未来,少儿出版向精细化、创新性、高质量发展转变势在必行。

  一、近年少儿出版情况分析

  选题内容领域。从市场规模来看,少儿类图书的优势地位愈发稳固。持续扩大的规模不仅彰显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重要性,也吸引了更多出版机构开启产品线,加剧了市场竞争。大型国有出版集团凭借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资源,在少儿图书市场占据一定份额;民营图书公司则凭借灵活的运营机制,在细分领域不断创新,抢占市场高地。而数字出版的介入,更是打破了传统格局,以全新的数字阅读产品和互动模式,分食了部分市场蛋糕。

  在阅读习惯与创作方式发生巨变的背景下,少儿图书出版的细分领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非刚需的大众休闲阅读受到冲击,而面向低龄儿童、适合亲子阅读的低幼启蒙和少儿绘本类图书却销售稳定。新生代父母更加注重早期教育和亲子互动,对亲子共读的接受度显著提高,这无疑为少儿绘本市场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图书销售领域。短视频电商的崛起,为少儿出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变革。抖音等平台的少儿图书卖家,通过直播带货、场景式体验等方式激发观众的消费冲动。在这种销售模式下,具有较强功利性、能解决具体问题的图书更受欢迎。其中,少儿科普类、百科类图书一骑绝尘杀出重围。这类图书主要由父母为孩子购买,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与短视频电商的销售特点高度契合,从而逆向拉动了少儿科普百科类图书的增长。

  从价格水平分析,少儿图书市场与整体市场趋势一致,定价呈上升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兴短视频平台的折扣水平明显低于传统电商。这一价格差异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渠道格局。一方面,低价策略吸引了更多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进一步扩大了少儿图书在短视频平台的销量;另一方面,也给传统电商和实体书店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促使它们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价策略和销售模式。

  发展趋势。从竞争格局来看,少儿出版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大型国有出版集团拥有丰富的作者资源和成熟的编辑、发行团队,能够推出一系列高质量、成体系的少儿图书。民营图书公司善于捕捉热点,在新兴题材和细分领域不断发力,推出了不少深受少儿喜爱的图书。此外,一些数字出版企业也涉足少儿出版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出版模式和阅读体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在发展趋势方面,数字化、多元化和国际化成为少儿出版的重要走向。数字化阅读逐渐兴起,有声读物、电子图书等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的青睐。多元化则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除了传统的文学、科普类图书,艺术、手工、心理等领域的少儿图书也日益丰富,同时,立体书、互动书等创新形式不断涌现。在国际化趋势下,国外优秀少儿图书大量引进,国内原创少儿图书也在积极寻求出海的途径。

  二、少儿出版存在的问题

  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当前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下,少儿出版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少儿图书在选题内容、故事框架、表现手法上极为相似。部分校园文学情节套路化,缺乏创新性和深度。科普类图书也存在内容重复、知识点陈旧的问题,难以满足孩子们对图书新颖形态的需求。

  编校粗糙现象屡见不鲜。质量参差不齐也是一大问题。出版社作为图书生产的主体,第一责任意识仍要进一步夯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部分出版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跟风出版,追求大干快上赶热点,忽视了图书质量。一些少儿图书存在错别字、排版错乱、印刷质量差,甚至出现导向错误等问题。部分图书三观不正,过度追求娱乐性,严重影响少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乏力。队伍建设的问题亦应重点关注。首先,从作者队伍看,精品图书离不开高质量的作者集群,少儿图书作者资源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准确捕捉和培育具有市场带动力作者的能力尚弱,在抓名家新作、抓新人和综合型有潜力作品上应多管齐下。其次,从编辑队伍看,少儿编辑平均年龄偏低、经验不足、培训不够,直接影响出版物的编校质量。客观原因造成了相关从业人员进出频繁、流动性大,缺乏有效资源积累。

  少儿图书出版需要新技术加持,少儿图书推广需要寓教于乐,这就对数字出版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专业的数字出版人才匮乏,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出版从业者缺乏数字版权意识,在盈利模式探索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很多数字化产品只是简单地将纸质图书电子化,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吸引小读者,与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存在差距。

  三、做好少儿出版的几点建议

  把握导向,强化阵地意识。少儿出版肩负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任。在竞争激烈的少儿出版市场,坚持正确导向是根本。不能只追求“畅销”“爆款”,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少儿出版,打造精品。同时,在融合发展的当下,出版社要以融合思维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把控全流程各环节,落实导向一票否决制,增强相关人员的导向、阵地和责任意识。加大少儿出版导向、质量问责追究力度,把导向、质量、成效纳入部门、编辑和审校人员的绩效考核,切实增强导向意识、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

  呼应时代,加强优质内容供给。近年来,少儿主题出版蓬勃发展,助力青少年了解国史、党史,传播主流文化。“双减”政策实施后,出版人更要提供兼具思想性、趣味性、引导性的高质量图书,倡导传承与担当,提高重大事件参与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此外,要将出版服务阅读贯彻到底,为孩子健康成长助力,发挥少儿出版培根铸魂的作用。

  调整结构,构建产品矩阵。科学调整新书结构,加大少儿本土原创比重,严格筛选引进选题,控制低效、无效选题。发挥年度选题申报的调控作用,提高单品种效益。让新书和再版书一起站上通向常销书、畅销书的起跑线上,老书新做的成功概率越来越高。出版单位要通过技术赋能,让少儿再版书焕发新活力,新书发挥真效力。同时,加强公版书再版论证,加强并促进原创少儿选题开发,构建高质量产品矩阵。

  维护作者,服务创作需求。既要加强与国际大牌童书作者合作,争取独家版权;也要深度挖掘国内有影响力的少儿作家,巩固和建立一支原创能力较强、水平不断提升、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的少儿作者队伍。与此同时,编辑要提高自身能力,切实加强与作者的交流和沟通,发掘作者潜力,提供多元服务,增强作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激励和约束机制,培养优秀、思想活跃、眼界开阔、精于市场运作的少儿出版策划编辑。

  重视融合,推动融媒发展。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使内容生产需要有双向思维,这种双向思维一旦真正落实到内容研发和设计上,会催生现象级少儿图书。而现象级就是畅销的钥匙,这考验的是出版社判断、策划、编辑和运营能力。“十四五”期间,出版业与读者间的联系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技术、新模式、新手段的不断涌现与普及,促使出版行业需要在融媒体条件下,了解和追逐读者需求。“十五五”期间,出版业将进一步提速以技术手段为引领的融合出版。少儿出版要把握市场规律,主动调节供需,找准市场定位,捕捉热点和关注点,真正实现将内容立体、融合开发的竞争优势。

  加强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少儿出版应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坚持精品原创本位,最大化汲取中国元素,运用多种介质提升传播力,提升少儿出版出海能力。全世界的儿童都应当通过阅读享受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各国的少儿出版都带有本民族的文化起源和特点,表达上往往倾向于各自的文化价值观和偏好。如何利用好少儿出版讲述中国故事,是最有效的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窗口。少儿出版物可以考虑尝试与其他艺术门类抱团出海,提高版权输出比例,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华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