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书能做到这样,非常不容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17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是广西人民出版社历时4年打造的回应社会关注热点的重磅学术专著,也是该社多年坚持重大主题、节点不缺位,打造精品双效图书的成果。这本书详尽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通过对各民族共享共有家园、共同身份、共同名字等的深度分析,从历史和理论层面论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在机理,揭示了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一本系统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重磅著作。该书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还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以来得到大量专家学者的好评。
回望本书的出版过程,编辑团队深刻感受到,一本精品图书的打造,一定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天时:
抓住理论热点和时间节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的重大原创性论断。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也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广西人民社敏锐地抓到这一热点,总编辑到北京找到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王延中,请他将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和正在做的研究工作进一步系统化,尽快形成一本研究专著。经过不断沟通,王延中老师被我们的热情和诚意打动,同意了这一请求。
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一书也正式出版发行。作为一本学术理论著作,该书一经问世,立即得到大量专家学者的好评,首批图书两个月内售罄并加印,发行量达到7000册,入选2024年11月“党建好书”等权威书单。2024年12月30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重大成果在京发布。
地利:
民族团结进步热土结硕果
广西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热土,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到广西视察。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要求,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广西一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三个共同愿景”之首,大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广西人民社积极探索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的有效融合,策划打造了一系列回应时代关切的精品力作。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社连续12年共有21个项目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24年,广西人民社更是有《抉择——重大历史关头中的邓小平》《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治家——中国人的家教和家风》3个项目入选。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出版后,有很多人问出版社,你们是怎么得到这样权威作者的信任,将这么重要的成果交给你们的?我们总结了两点:一是作者作为民族研究理论界的专家,一直对广西这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非常关心,也多次到广西调研、指导工作,有了深厚的情感。二是广西人民社多年来一直在主题出版领域深耕,出版了大量民族团结主题的图书,并培养了一支编辑队伍,取得的成绩也引起了作者的关注。同时领导也非常重视这一项目,多次带着编辑团队到北京与作者沟通,表达了极大的诚意,最终得到了作者的信任。
人和:
众人拾柴火焰高
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一部优质作品的产生需要从作者到专家、出版社编印发各环节的群策群力、勠力同心,才能最终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与作者商定后,广西人民社领导高度重视,并提前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集团领导汇报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指导和支持。作者王延中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在答应我社后,他在百忙抽出时间来写作,反复打磨完善书稿,并不断根据最新的政策和文件对书稿内容进行更新,确保了书稿的质量。因为书稿题材重大、专业性强,我们还就书稿内容向多位专家征求意见,力求完善每一个细节。
为了编好这样一部专业性极强的书稿,在未拿到书稿之前,编辑就开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并整理了作者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文章学习。拿到书稿后,编辑和校对不断核实书稿中的资料和文献,并就有疑问的地方反复向作者请教。在此过程中,团队一次次被作者谦逊和蔼的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感动。能得到权威专家不厌其烦的指导,是编辑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收获。通过这本书,编辑团队在政治思想、学术水平、编辑专业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美术编辑在图书的设计上也反复打磨,数易其稿。为了让读者有更好的“悦读”感,经过市场调研,在正式印制之前我们还将图书正文的字号整体调大。事实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图书最后呈现出的字大行疏、排版疏朗、设计典雅的观感获得了很多读者的好评。
“一本学术书能做到这样,非常不容易。”图书出版后,编辑团队到北京与作者沟通,作者的肯定让我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回望来时路,虽然有诸多困难,但是,好的作品会流传下去,好的经验能传承下去。未来我们会继续关注全国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追踪学术前沿动态,突破地方的局限,走出去与国内大家对话合作,用实际行动做好新时代的主题出版。
(作者单位:广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