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全国两会进行时,主流媒体推出创意策划和精彩报道——
多视角为2025传递强信心信号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11
3月的北京,全国两会如期而至,国计民生话题被广泛关注和讨论,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令人憧憬。新闻媒体各显其能,在会前便推出重磅策划为盛会预热,会中报道更是集结精兵强将就热点话题集中关注、融媒呈现,推出了一组组让人眼前一亮的报道。
听民意 聚热点
会前报道精品频出
2月底时,主流媒体便已为全国两会开幕预热。
新华社在两会前夕推出重磅评论《钟华论: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通过DeepSeek 一鸣惊人、亚冬会圣火燃动四方、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屡创新高等开年盛景展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向阳而兴的蓬勃生机。文章鲜明指出:“一路走来,中国经济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潮起处搏风击浪,长远看东风浩荡。一个发展大势愈加清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掷地有声的评论,为新一年发展定下强信心主基调。
新华社还推出了两条视频——《2025,活力中国》与《远征·信心》,都展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突出了强信心主题。这一主题一直延续到全国两会的会中报道,新华社记者在人民大会堂采访民营企业家的视频,便被标上了“我在两会‘听’信心”的主题。
通过建言征集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多家网站在全国两会前夕当起了网友与代表委员的沟通桥梁。
人民网推出了“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网友可通过活动专题、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小程序、“人民网+”客户端等渠道参与建言。记者还走到田间地头,去了解网友提出建言的现实背景。如2月24日,人民网河北频道便发布了河北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张宸通过人民网《人民建议》给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的“捎话”,她建议推动北斗导航与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更智能、更高效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并扩大在乡村的覆盖率。人民网还于1月27日至2月28日开展第24次全国两会调查,网民投票结果显示,“民生保障”“正风反腐”“社会治理”三大热词备受关注,位列前三。
新华网推出“我请代表委员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把网友的声音传递给代表委员,并选登部分网民留言和代表委员回复,同时汇总整理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2月24日开始,《经济日报》推出了“迎接全国两会特稿”专题系列报道,以《补短板扬优势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以科技创新培育增长新动能》等共10篇报道,梳理过去一年经济领域的重要主题。
《湖北日报》也在全国两会召开前组织了一批特稿,讲述全国两会与湖北发展的关系,其中,3月2日见报的《400余份建议守护一江清水东流》具有代表性。此文讲述了在湖北省专业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等人士的多年持续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终于通过施行的故事,文章用具体故事呈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对区域发展的具体影响,也让读者对全国两会召开拉满期待。
划重点 设话题
会中报道考验功力
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是考验媒体功力的必答题。今年全国两会,媒体继续在报告解读上出新出彩,呈现了诸多好读报道和精美版面。
《农民日报》在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当天,就在微信客户端推送了多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里“三农”重点的快速分析,在第二天的报纸上,更是用一个通版,以“仲农平”署名文章《重中之重的回响》深入分析了政府工作报告里的“三农”图景,版面上用麦穗组成的一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自制图非常吸睛。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推出“速读”与“深读”文章,和报纸平时的积累有关,更和充分的提前策划准备有关。
《经济日报》今年的两会特刊突出话题引导、评论跟进、美编出彩。全国两会开始后,《经济日报》的两会特刊版数多且话题性强。如在3月6日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后的两会特刊里,《经济日报》便邀请代表委员热议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把重要的6个目标提炼出来,请相关的代表委员去谈,既提炼了报告关键点,又通过代表委员解读加深认识。财经评论是《经济日报》的强项,其两会特刊上的评论亮点聚焦而且言之有物,如3月8日的观察评论稿《算算学生奶的三笔账》就呈现了多位代表委员把目光聚焦到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上的现象。而且,《经济日报》两会特刊之“特”通过版面的设计突显:轮船划开一波碧水、飞机飞过一方晴空……令人眼前一亮。
“通道报道”也是媒体的同题竞技场。今年的部长通道、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内容,怎么做才能出新出彩?《人民政协报》交出了自己的答卷。3月5日,《人民政协报》5版推出特别策划,再次对话“通道”上的委员,讲述“委员通道”上没有讲完的故事,让意犹未尽的读者更多地了解委员的工作状态和履职故事。
全国两会是展望新一年的时刻,同时也是回顾以往成绩的时刻。多家省级党报推出成就性报道,回望过往成绩,为新一年发展带来信心。3月8日,《大众日报》全国两会报道推出“向春天出发·我们村的‘第一个’”特刊,选取山东全省16市的16个村,通过“第一个”这一小窗口,为读者打开乡村全面振兴的齐鲁画卷。特刊上呈现了德州市刘小屯村第一个锦鲤养殖场、菏泽市大屯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研究生等故事,集中呈现了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扎实做法。手绘图片的加入让版面清新美观,令人印象深刻。
今年全国两会,多家党媒联动带来了精彩报道。3月4日,《贵州日报》推出“‘诗与远方’照进现实——从九省区市看中国旅游发展之路”专版。贵州日报报刊社联动上海、湖北、重庆、云南、山东、湖南、陕西、广西八省(区、市)省级党报记者深入一线,通过各自视角展现中国旅游新变化,丰富多元,配以不同地域名山大川图片,显得整个版面气势磅礴。《福建日报》与甘肃、安徽、天津、宁夏等地省级党媒展开联动报道,以“向总书记报告”为主题,通过基层群众讲述身边的故事,以“小人物”折射“大民生”,展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新图景。
用AI 强创意
融媒报道有趣有料
全国两会报道,少不了融媒体创意为读者带来惊喜。
《重庆日报》推出了《山城宝贝去北京》策划,让文物动起来并用重庆话唱出“巴渝大地新气象,带上喜讯去北京”的主题,动感文物配上重庆发展图景,让这个成就报道分外引人。从评论中也可以看出这个融媒体产品为读者带来了惊喜,有网友评论“创意确实霸道”“看完后满脑子都是‘我要去北京’,编得好唱得好,有趣有新意”。
湖南日报社出品、华声在线制作的H5产品《听!“湘音地图”里湖南人说的那些事》创意感十足,点开 H5,是一张湖南省地图,点开 14个市州的任意一个,就可以听到用当地乡音说的故事,发出声音的人物也非常多元,有导游、销售主管、养殖户等。通过互动,读者可以听到一线工作者关注的两会话题,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湖南为何被认为是“十里不同音”。
AI助力融媒创意在今年成为媒体报道的突出特点。
《四川日报》3月4日用一整版为自己的全媒体创新融媒产品打起了广告。今年,从“Seek两会”智能体的AI解读到3D海报“穿越”未来,再到Z世代问两会、首席V观、代表委员履职记,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20余个重点融媒产品,与千万用户分享盛会时刻。其中,依托DeepSeek和智媒大模型,川报全媒体创新推出“Seek两会”智能体,可实现深度思考、AI连麦,“智”探两会。结合“若水”省情语料库与实时信息,“Seek两会”可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档案、热点话题等内容的实时问答。
《山西日报》Young工作室、政晋事儿工作室联合出品的《“山药蛋”上两会》视频策划新奇有趣,卡通形象的“山药蛋”成为“出镜记者”讲述新闻背景。视频最后,还用AI对话题涉及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思路与建议。《福建日报》报道福建代表团开放日的视频产品用上了AI+闽南语。《吉林日报》使用了AI主播,内容则用DeepSeek帮忙智“取”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结合2025年吉林发展目标,一起展望未来发展。上游新闻也推出了AI主播“小竹”播报新闻。大象新闻则用一头小象形象的AI主播播报新闻、承上启下切换场景。
总体来说,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主流媒体再次用精心策划和活泼创意为大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新闻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