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组开放日处处有惊喜

作者:本报记者 雷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3-07

  3月6日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团组开放最密集的一天,21个代表团举行开放日活动,欢迎媒体记者听会并采访。因代表团驻地分散,从上午的湖北、贵州代表团,到下午的浙江代表团,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特种兵旅行”。

  这份“攻略”做得真让人纠结,去哪个团能跑出有价值的新闻?能采访到有流量的人大代表?一天跑下来发现,团组开放日处处有精彩。

  湖北代表团驻地在北京饭店。我在饭店大厅看到,一个佩戴人大代表红色胸牌的女代表正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这么年轻,不会就是她吧?”我立刻想到了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教师张琼丽代表。去年全国两会上,张琼丽代表提出的“建设乡村图书馆 打造乡村‘儿童之家’”的建议受到媒体关注。

  听到女代表作的自我介绍,正是张琼丽。我请她出镜录一段视频,既是继续为乡村儿童阅读呼吁,也是借此展示女性代表的履职风采,她欣然接受。张琼丽代表稍作思考后对着镜头说:“对我们山区的孩子而言,阅读资源是相对匮乏的。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打造升级原有的农家书屋,使其成为集阅读、课外拓展、课后研学、课后托管于一体的乡村儿童之家,丰富乡村儿童的精神世界。”

  9点开始的湖北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言代表们谈到了荆楚大地的科技与产业创新,也提到了被唤醒的云梦简牍。会场外,一块“楚音上两会”的屏幕引人围观。屏幕上的“楚音”是分身,“真人”这会儿在跟着长江云新闻记者跑两会。接入DeepSeek的AI数智人“楚音”,以国宝文物“虎座鸟架鼓”为原型,由华中科技大学团队设计。

  11点,当我赶到位于国谊宾馆的贵州代表团会场,看着很多代表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想不出比“亮丽风景线”更合适的形容词。会上,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代表重点关注贵州文旅发展,发出了“走进多彩贵州,登高远望‘两山’胜景”的诚挚邀请。

  多彩民族文化是贵州旅游的金名片。会议一散场,多位代表就被媒体追逐着。布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李利代表面对镜头自信大方,她创立的“布依垚”品牌让更多绣娘在家门口编织出美好生活,务工、家庭两不误,更让传统技艺传承。李利代表是一位直播达人,面对记者们的镜头,她大方透露一场直播下来有几万元收入。

  贵州代表团会场外有一个特别的展台,图书、画册、明信片、蜡染等种类丰富,看到有人驻足观看,工作人员都会热情主动送一套。展台上,有一本书是只能看、不能送的。这本名叫《侗天福地》的侗族文化主题立体书,可以展开呈360度并旋转起来。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本手工立体书是由贵州大学学生设计的文创产品。

  这一天,听张琼丽代表对提升乡村阅读的恒心,感受李利代表做民族文化传承的耐心,跟湖北团特派记者“楚音”互动,翻阅贵州侗族手工书……两会会场内外,到处是文化味,到处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