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喷墨迎全面井喷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19
2025年,中国工业喷墨在书刊喷墨和商业喷墨、标签喷墨、包装喷墨与瓦楞喷墨,甚至软包装喷墨与数字烫金后道喷墨等细分领域将实现全面井喷。盘点中国制造崛起之路,从新能源、电动车到工业喷墨、网上电商,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由0到1,再到100以至千万规模井喷的类似发展历程。
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一切皆可喷印的应用领域市场前景究竟有多大?第一,还在材料科学领域探索的3D打印和生命科学领域探索的基因复制器官喷印技术将是十万亿级别的市场。第二,万亿规模的印花市场对应庞大的服务市场,中国以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汉弘数字印刷集团为首的民营工业喷墨设备厂商已在全球树立品牌和市场地位。第三,包括千亿规模的瓦楞喷墨市场、软包装喷墨市场、纸盒包装喷墨、特种家装如壁纸喷墨。第四,包括百亿规模的书刊喷墨、商业喷墨、标签喷墨、陶瓷喷墨、大幅面室内写真和户外喷绘喷墨、影像婚纱和纪念册喷墨、数字烫金后道喷墨等。
庞大的已有市场规模、可替代技术的需求机会、新技术在新商业模式加持下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特殊细分领域应用需求等,让工业喷墨在这些细分市场可以从点到面地脱颖而出。中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愿意冒险创新,没有以往传统印刷设备制造的羁绊,专注且加上精力时间投入的遥遥领先,成功的概率远大于运营和财务求稳求好的欧美日成熟企业。
总体来看,2025年,国内工业喷墨将集中井喷,应用在每个细分领域,从设备采购到印量产能都将释放。中国工业喷墨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实现完美“卡位”,应用领域已然成形。
三链结合奠定基础
探索中国工业喷墨能够迅猛发展的原因,动力源自三个关键核心因素。
一是产业链完善。2000年左右,在大幅面写真喷墨领域,国外5米户外写真喷墨机的价格在500万元,国产替代品仅十分之一的硬件价格和不到一半的使用成本。20多年来,全球出货量一直以中国户外喷墨厂商市场份额遥遥领先,该产品带动了中国工业喷墨配套产业链的完善,相应的有深圳市汉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融跃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源恒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板卡厂商、供墨厂商、墨水厂商、服务器厂商、机架厂商,形成了中国工业喷墨产业链技术、产品、人才的底蕴和最优性价比。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信息和技术密集度加大,竞争激烈导致技术投入大而产品迭代快,使得中国工业喷墨设备产业链在全球规模领先。
二是生态链强大。任何新技术开始时都是不完美的,但潜力极大,工业喷墨也是如此。西方工业喷墨技术先进,但也面临把不成熟技术经过客户场景应用实践完善的过程。在我国,当新技术新产品不尽完善时,也能找到愿意尝试的客户,找到勇于创新的客户探索这些应用落地,使得中国工业喷墨不缺应用场景。技术都是在应用中成熟的,成本都是在规模化中降低的,由于中国技术和成本的相对平衡领先优势,中国工业喷墨设备厂商几乎每年更新一代产品,而海外国家需要更多时间,这中间的产品迭代差距就导致核心技术优势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奥秘也在这里,生态链成熟的周期远远短于其他国家。中国工业喷墨也可借此机会一飞冲天。
三是资金政策支持。中国工业喷墨第一股的股价从1元原始股上市到股价200+,可见社会大众对工业喷墨和印花发展的支持。资金是企业的血脉,政策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推力。由于强大的资金支持、高质量印刷发展政策保障,使得中国工业喷墨不断追求更高品质,产品迭代速度和研发方向更加明确。以书刊喷墨为例,这两年高清1200dpi彩色书刊轮转喷墨印刷机装机量猛增,从一、二线城市逐渐向三、四线城市扩散,得到图文数码工厂和传统印厂青睐,在书刊、教辅、说明书领域全面普及。铜版纸轮转开始步入商用,单张纸A3喷墨领域的国产设备发展加速。这就是产业链、生态链、资金政策链缺一不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