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风的宝藏》:
宝藏作家和她的“宝藏”童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27
《风的宝藏》责任编辑张海丽
“童年星”书系《风的宝藏》,是“中国好书”作者荆凡4次前往“入京的风口”张北德胜村实地采访、深入生活,向孩子倾情描绘因地制宜、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图景的长篇小说,写出了山乡巨变下中国平凡乡村的新风貌新气象。这本书的选题,来源于作家多年的观察、等待和沉淀。
观察中发现“宝藏”
儿童文学作家荆凡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在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平台上挖掘到的一位优质作家,她凭借讲述一元“抗癌厨房”爱心故事的《露天厨房》,获得第三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长篇佳作奖。
荆凡是一位安静的作者,总是睁大一双灵秀的眼睛在观察着周围,发现“宝藏”。《露天厨房》就来自她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和打捞。
在编辑出版《露天厨房》的过程中,苏少社就在关注荆凡的创作规划。充分利用展会等时机,副总编辑陈文瑛和荆凡多次促膝谈心,2022年初,她们聊到了生态文学,荆凡想起自己和家人曾去过的张北草原天路边的德胜村,说起了那里一座座高大的风力发电机。陈老师则提到外交部发言人在谈及绿色奥运时说的一句话——“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这句既诗意浪漫,又充满故事感和科技感的话一下子点亮了荆凡的灵感,经过讨论,她决定,将自己带孩子到外地生活的经历与风电场的建设过程相结合,创作一部以风电科技和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的儿童小说。
确定好写作方向后,荆凡开始收集风电发展、风电人生活、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等相关知识,并4次前往张北,在与村民们的交流中感受当地的人情风物和历史人文气息,了解当地风电和产业融合的发展及现状,发掘德胜村脱贫攻坚的故事,力争夯实小说的现实基础。
2023年7月—9月,荆凡着手编写故事大纲,撰写人物小传。她说,在这个故事里,除了不同的孩子,还想加入新时代农村的各种人物——一线科技工作者、视频博主、乡村快递站的运营者、中年离家老大回的务工人员、月嫂、村食堂的厨师等,通过他们的往来故事,展现鲜活的新农村生活。10月至次年6月,她一边创作,一边和编辑团队研磨故事细节,随时补充和丰富人物设定。
赋予“宝藏”更多可能
2024年5月,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公布了当年的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名单,《风的宝藏》入选奋进新征程、书写新史诗主题专项,这无疑是对作家创作的期许,也是对我们选题眼光的肯定,激励编创团队用心把好选题做精、做细。
荆凡的初稿完成度较高,编辑团队认真进行了三审,对叙事的连贯性、事件和情感逻辑、童趣性等方面提出建议。编创团队经过了几轮的反馈和修改,使文稿渐趋成熟。中国作家协会对作品也非常重视和关心,邀请了两位行业专家审读文稿,对内容进行把关;荆凡还招募小读者进行试读,倾听他们的阅读感受。针对作品中的风电等相关知识,我们找到行业专家审阅,严把知识关。
在出版《露天厨房》单行本时,荆凡曾欣然动笔,为图书画过水彩插图,得到了美术编辑的夸赞,为作品增色不少。商讨《风的宝藏》装帧设计时,我大胆提议,由她来创作封面、内页、藏书票等全套插图。我们的宝藏作家又一次展现了宝藏实力。我们从故事中选出9个场景,荆凡则用绘图软件创作了一幅黑白长卷,展现乘风村(故事所在的村庄名)的风物、人物,尤其是一座座随风转动的高大风机。从事出版工作20多年的资深美编蔡蕾老师一点一点深挖细节,帮助她精雕细刻。荆凡体现了和文学创作一样的精益求精,不厌其烦地一改再改,最终的呈现连蔡老师都赞不绝口。
我们也在融合出版方面进行了尝试。一方面,邀请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谢猛军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将长卷制作成动画视频;另一方面,为本书制作完整有声书,将音视频上架苏少社“小凤凰”FM平台,并在书上印制二维码,方便读者扫码获取数字资源。
(作者系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