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专家型文化记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21
面对崭新的2025年,作为在新闻战线工作20余年的“老兵”,我决定从“新”出发——
去年,作为中宣部新闻局指导、中国记协统筹的“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活动,以及2024长江文明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我所在的《重庆日报》文旅副刊部创新策划推出了“文化中国行·美术里的长江”大型系列报道,被誉为“一次文化自信的自觉激发”“吹响了长江全境的美术集结号”“是长江美术传播史上的首个创举”。文章合为时而著。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迅猛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格局。面对各类文化现象和思潮,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保持文化理性,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今年,“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正在持续深入推进;由重庆市委主办的唯一 一个全国性论坛2025长江文明论坛又提出更高要求——“努力把长江文明论坛打造成全国高端学术论坛、长江文化传承‘重庆品牌’,进一步提升重庆辨识度和国际国内影响力”。为此,继续秉持文化理性,客观、冷静地用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审美观去倡导健康文化风尚,用新技术、新表达、新方式讲好中国故事、长江故事、重庆故事,将是作为一名文化记者的我在2025年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在新的一年里,注重以文化人。立文之道,唯字与义。一个合格的文化记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化新闻报道中,担负起文化引领、以文化人之责。去年,我主笔完成的川美讲堂第三季系列报道,用直播、新闻报道、海报、短视频等融媒体产品,将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n种方式呈现给公众,立意深、形式新、效果好,兼具知识性、美育性、互动性,被誉为“创新打通了艺术乡建的‘最后一公里’,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了广袤的农村”。今年,我将继续“用脚底板跑新闻”,力争采写出更多能滋养受众审美观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希望以自己的作品“成风化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庆作为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如何依托地缘优势,立足重庆、着眼大后方,挖掘出闪烁着时代光辉,具有鲜活生命力、思想情感张力和深广社会影响的历史文化新闻,对文化记者是一场“大考”。在新的一年里,我决心从碎片化的信息海洋中抽身,深入研读浩瀚的重庆抗战史、抗战大后方史,努力提高自身,采写出更多让受众满意、可读性强、“接地气、带露珠、冒热气”的历史文化新闻。
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2025年,我会一直在路上,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学习,践行“四力”,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学识修养、审美能力,努力做一名有学识、有担当、有理想、有主见的专家型文化记者,写出更多有深度、有文采、有力度的文化新闻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