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17
主题:数据赋能文化AI创造未来
嘉宾: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理事长 李忠(中)
中新数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林彬彬(右)
主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米瑷琪
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引发了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内容生产、信息传播与文化消费方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1月10日,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理事长李忠和中新数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林彬彬做客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畅谈文化产业在数字化浪潮下的发展之路。
探索数字文化产业新布局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以下简称集团)作为中宣部直属单位,始终以服务中宣部中心工作、推动行业改革发展为己任。作为集团总经理,李忠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拓展新型文化业态。面对新一轮的技术变革,集团在全媒体传播、全产业链运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经营战略指引下,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赋能业务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探索数字文化产业新布局。李忠表示,集团自2016年起,便联合行业与社会力量,努力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特别是国际传播与文化出海领域的深入应用。
“近年来,集团业务布局主要围绕媒体深度融合、数字出版、全民阅读、漫动画与数字经济产业、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创产业园、乡村振兴等大文化产业领域,系统规划与孵化新项目、新业务,与集团原有核心业务形成稳固、衍生、完整的产业链条。”李忠说道。
谈及在文化产业布局方面的成功实践,李忠详细介绍了集团近年来的业务定位及工作重点。
第一个定位是,面向新闻媒体、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游戏动漫、文旅文博、版权保护等行业和领域的国家级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整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杂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等报网微端资源,构建起强大的融媒体矩阵,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个定位是,服务国际传播与文化出海领域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平台机构。集团为国内优质全媒体内容搭建起海外传播的桥梁,批量设立海外账号矩阵,成功开展中国数字文化的全球投放试点。“比如,我们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了‘文化出海’全国数字传播基地,还与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联合建设立足‘国际传播’‘文化出海’‘跨境数字贸易’和‘国际数字版权’业务的平台基地,并参股了重庆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高质量出版走出去。”李忠举例道。
第三个定位是,大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与资源整合机构。集团与数字出版、广播影视、游戏动漫、文博文旅、文化创意等企业达成紧密合作协议,并启动“中国新闻出版联盟链”建设项目。该项目通过对数字文化产品和内容进行版权登记、确权存证、交易流通等一系列操作,有效盘活了文化数据资产。李忠介绍说:“目前,集团已与长影集团、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四川国际传播中心等多家机构签约合作,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
“集团正全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致力于将文化IP要素化、数据化、产业化,盘活核心文化资源。”李忠表示,将借助最新的科技手段,实现实体产业与数字空间的场景化融合,使集团成为新型数字文化产业全域的产业聚集阵地和人才培养高地。
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科技是关键。在这一关键变革进程中,应找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连接点,利用新技术新应用赋能业务创新,加快形成传媒新质生产力,推动“融媒体”向“智媒体”转变。
李忠指出科技创新对新闻出版行业的重要性,“对于新闻出版行业而言,创新驱动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依托新质生产力提供的持久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是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集团于2024年12月战略投资中新数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新数据),开启了技术与行业智慧深度融合的探索。
据林彬彬介绍,中新数据是全栈的数据技术融合产业及服务商,其核心业务与新闻出版行业高度契合,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行业云平台三大板块。
林彬彬从技术层面对三大核心业务板块进行了详细阐释。一是人工智能领域。他介绍,中新数据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为新闻出版行业构建了多种AI服务,其中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应用成为推动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流程再造的关键力量,有效实现降本增效。比如在内容创作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创作;在内容审核方面,能够检查语法错误、优化文风;在智能推荐方面,则可以根据用户阅读历史和习惯偏好,实现内容的个性化精准推送。
二是大数据板块。中新数据成功打造了与新闻出版行业紧密结合的大数据平台,为行业提供数据版权评估与交易、数据库存管理与优化等全方位的数据服务。林彬彬说,新闻出版行业长期存在数据价值未被充分挖掘的问题,中新数据的这一平台通过提供标准化数据服务,可以有效打破数据流通壁垒,激活数据潜在价值,实现数据资产的增值与收益转化,为行业数据管理与应用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三是行业云平台板块。林彬彬介绍,中新数据打造的中新云平台主要服务于新闻出版行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行业应用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平台依托强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为行业应用及数据提供高度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有力保障业务连续性。“与传统的云服务对比,行业云更侧重于满足本行业的数字化需求,并提供数据的价值创造。”林彬彬补充道。
“未来,新闻出版行业将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融合应用,全面实现智能化内容创作、推荐与营销。中新数据也将持续加大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行业发展迈向新阶段。”林彬彬说。
“内容为王”与“创新驱动”并举
生成式人工智能异军突起,重塑千行百业。在这一趋势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为新闻出版行业带来的究竟是挑战还是机遇,成为行业内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的问题。
从创意策划到内容生产的全生命周期,人工智能正深度重塑着新闻出版行业的每一个环节。面对这一形势,李忠强调:“我们必须积极拥抱新技术,持续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文化始终是出版的根本属性与核心功能,只有将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才能打造出更多优质内容。”
林彬彬则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人机合作共生、协同进化。”虽然人工智能在高效性、学习力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但在想象力、创造力、文化传承等关键领域,人类的独特价值依然不可替代。
在访谈中,李忠与林彬彬一致认为,新闻出版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质的内容创作能力。唯有坚持“内容为王”与“创新驱动”的理念,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与科技的双向赋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李忠表示,“如何将数字文化产业与中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集团未来一段时期重点关注与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路径,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贡献力量。”
文化产业正站在创新发展的新起点,唯有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深度融合科技与文化,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与业态,方能在全球文化产业竞争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实现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刘振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