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绿植中的红色故事》:
红色传承之旅——从展览到图书,再到课程的深度诠释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16
2024年12月,《绿植中的红色故事》配套课程荣获河南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案例二等奖。该书历经了从主题展览的初探,到图书出版的深挖,再到课程研发的广泛传播,不仅实现了绿色生态文明与红色革命文化的巧妙融合,更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将红色种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心田,让红色基因得以传承,红色精神得以弘扬。
一、红色展览的绿色启迪
2021年,宁波植物园,一场名为“见证百年·草木华滋”的植物主题展览开展。这场展览巧妙地将植物学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通过500余种植物的鲜活故事,勾勒出国家百年来的壮阔征途。每一种植物都化身为历史的讲述者,或见证了革命战争的烽火连天,或记录了新中国建设的艰辛历程,或展现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在绿色与红色的交织中,这些植物共同倾诉着历史的沧桑巨变,也深深触动了人们对家国情怀的强烈共鸣。
展览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创意的新奇独特,更在于它深入挖掘了植物背后的红色故事,将自然之美与革命精神相融合,让人们在欣赏植物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家国情怀的厚重。这些植物,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界珍宝,而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它们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在新征程上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图书策划的五育融合
在河南省教育厅等十部门联合发起的“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主题实践活动引领下,海燕出版社深入践行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内容建设新机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文化契机,组织了一支由资深编辑、业界专家组成的团队,围绕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教育目标,精心策划了《绿植中的红色故事》这一选题。
海燕社深知,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单纯的知识灌输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需要一种更具综合性、趣味性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呈现形式。图书策划过程中,主创团队精心挑选了31种具有代表性的绿植,通过“红色故事”“科普解读”“诗词欣赏”“知识拓展”四个维度,全方位地呈现植物与红色文化的紧密关联。红色故事部分深情述说了植物背后的革命往昔,让读者在了解植物生长历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勇与牺牲;科普解读部分则对植物进行了通俗易懂的科学阐释,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诗词欣赏部分收录了古今诗人的绝妙佳作,让读者在品味诗词之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植物的文化内涵;知识拓展部分则提供了丰富的植物学知识,满足了读者对植物世界的探索欲望。这种多元化的内容规划,不仅使得图书具备较高的教育价值,更充满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它打破了传统党史学习教育的单一模式,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结合,实现了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深化与创新。
三、内容活化与阅读新境界
为引领青少年读者更好地领略红色征程的魅力,我们对《绿植中的红色故事》的内容进行了活化处理。借助图文并茂的数字化资源,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中。同时,结合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态习性,引导青少年读者培育科学观念和探究实践能力。
在内容活化方面,项目团队着重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鼓励读者运用创新思维去探寻未知。所有内容及相关活化均牵涉多个学科领域,实现了稀缺性、创新性和跨学科融合性的完美统一。在形式上,利用数字化手段将植物的生长特征与党史故事课程化重现,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则通过户外观察和种植等活动,让读者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植物价值和红色故事的领悟。这种活化处理不单丰富了阅读情境,更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兴致和参与程度,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四、融合传播与主题出版新开拓
对这个融媒体出版项目,我们开发了配套课程和操作材料,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支撑。课程资源集合了电子书、电子教案、图片、视频、动画、互动游戏、课堂延伸等众多模块,每一个模块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打磨。电子书在保留纸质图书精华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元素,让阅读更加生动;电子教案则为教师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思路和活动设计,无论是课堂导入、知识讲解还是课后拓展,都有清晰的指导;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将复杂的植物知识和红色历史场景直观呈现,并且能增强对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知识的记忆。
操作材料以“以劳增智、以劳创美、以劳化人”为理念,选取典型绿植,力求丰富、有趣,使学生跳出书本进行实践操作,而后再回归书本,达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目前开发了3辑6份材料:第一辑为纸艺棉花、花青素变色实验,第二辑为手摇纺线车、纺锤纺线,第三辑为竹编船、葫芦剪纸。通过实践操作,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体认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
28节双师课分“上节回顾”“新知讲解”“总结归纳”“拓展挑战”4个板块,将红色革命故事和绿色科普知识巧妙融合,达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让教学愈发生动有趣。线上教师通过视频讲解知识要点、展示丰富的案例资料,线下教师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实践操作,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这种双师配合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
这种融合传播的方式不单塑造了主题出版的新载体和新模式,更促使红色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它让红色文化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演变为一种生动的社会实践和情感体验,让青少年在参与中真正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之中。
五、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推进
为把《绿植中的红色故事》的精髓传递给更多读者,我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成功地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结合,不仅让红色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了广泛传播,更激发了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对绿色生态的关注。
“开学第一课”的课堂上,老师通过播放出版社精心制作的视频、讲解书中精彩片段,带领学生们走进那个充满红色记忆与绿色生机的世界,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爱国热情。而千人共读《绿植中的红色故事》活动更是将阅读氛围推向了高潮,大家在阅读中交流心得,分享自己对红色故事和绿色生态的感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角色扮演分享会中,同学们身着军装化身红色故事中的人物,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深切感受红色故事的动人瞬间,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辈们并肩作战。操作材料的引入更是让学生们从书本中跳出进行实践操作,达到了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从“开学第一课”的观看启动到千人共读《绿植中的红色故事》活动的深入推进,从角色扮演分享会的精彩展现到现场阅读分享与互动体验活动的热烈反响,每一项活动都致力于让绿色生态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深入人心、融入生活。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点燃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更让他们在实践中体悟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和绿色生态的重要性。
六、展望未来与传承使命
《绿植中的红色故事》从展览到图书,再到课程的深度演绎,不仅彰显了弘扬红色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更通过融合传播和全民阅读活动让红色故事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未来,我们将持续探寻更多新颖形式,让红色文化在更广阔的领域得到传承和弘扬。同时,我们也期望更多的青少年能够通过《绿植中的红色故事》领略到绿色生态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的双重魅力,让红色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中华大地上,让绿色的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共同构筑起我们美好而又充满希望的家园。
(作者单位:海燕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