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文学类:
提升原创品牌 发掘多元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13
在“把新疆故事讲给世界听”活动现场,“首届天山文学奖”部分获奖作家做客访谈。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供图
“首届天山文学奖”丛书发布、“培根工程”丛书(第一辑,5种)首发、《三体》被画出来了、“原创之春”迎来20年、名家新作频发……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文学图书以丰硕的成果开启新一年的华章。
结集出版丛书 引领创作导向
文学创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奖项激励、项目引领,将其中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出版者而言,都是一种激励,激励着大家以更高的使命感、责任感投身其中,像亮相本次订货会的“首届天山文学奖”丛书、“培根工程”丛书就是代表。
走进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展区,“首届天山文学奖”丛书的展台格外引人注目。《王蒙选本》《他人的篝火》《阿娜河畔》《白水台》《周涛散文自选集》《章德益诗选》《可可托海往事》《我从未与世界如此和解》《脐血之地》《解忧牧场札记》等10部佳作齐聚,向逛展读者讲述新疆的动人故事。
在本次图书订货会上举办的“把新疆故事讲给世界听”活动上,“首届天山文学奖”丛书揭幕。“这套丛书不仅是新疆文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展示,更是向世界展示新疆的窗口和载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诚向五湖四海的文友发出诚挚邀约,希望“首届天山文学奖”丛书能引领大家走进新疆,触摸新疆。
打造文学新力量,“培根工程”丛书(第一辑,5种)在本次图书订货会现场首发。“培根工程”丛书是由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开放性系列图书。第一辑包括:马亿《亲爱的爸爸妈妈》、王昆《卓玛戴着红珊瑚》、孙睿《火车不进站》、沙冒智化《活在家里的名字》、周芳《腾空而起》,从中可一窥新时代青年实力作家的创作风华。
运营好经典IP 把品牌做成IP
打造原创经典作品,需要出版单位持之以恒的努力、长期的规划和不间断的运作,把品牌做成IP,把经典IP运营好。
《三体》被画出来了!译林出版社在本次图书订货会上发布的《三体》图像小说第一部,令“三体”迷们很是激动。
《三体》图像小说是三体IP在出版物衍生开发中,首次针对图像小说这一类别推出的改编作品。该书由国风艺术家吴青松与三体IP内容开发和商业衍生全球独家版权方三体宇宙共同编绘,译林出版社出版。据介绍,整个项目计划覆盖原著三部曲内容,全套共3部6册,预计5年至6年内全部出版,以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绘画方式再现“三体”磅礴世界,并通过图书、卡牌、特色文创等多个领域的跨界联动,探索融合出版新路径。“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三体》,我只是会画画的那一个。”吴青松感慨道。
自2006年首次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至今,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原创之春”已经举办了20年,推出了逾70部重点原创作品,包括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机器》《命运》《长津湖》等。
在此次订货会期间举办的“原创之春”二十周年·回顾与展望活动上,湖南文艺出版社与作家刘庆邦、范小青、葛水平、关仁山、梁鸿鹰、老藤、次仁罗布、何常在等作家签约。“这次活动不仅对过去20年推出的文学原创作品进行回顾,更是对未来文学创作方向进行展望与探索,坚持发展原创,出版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展现人民风貌的文学佳作。”梁鸿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诚如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贺砾辉所说:“‘原创之春’已经成了汇聚文学英才与佳作的舞台,记录了中国人民20年来的壮阔实践与时代巨变,成为连接作家与人民心灵的桥梁。”
紧扣时代脉搏 讲好中国故事
“昆山景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缩影,蕴含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发展智慧。何建明最新长篇报告文学新作《昆山景象》,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著书立传,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一部生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文学读本,《昆山景象》深入解读昆山密码,生动讲述昆山故事。“飞速发展、波澜壮阔的时代给报告文学作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何建明表示,作家应关注时代、记录时代,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故事。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必然离不开乡村振兴这一大话题。作家谭楷最新报告文学《云朵上的石椅村》,聚焦“云朵上的羌寨”石椅村这些年的变化发展,以80岁高龄写作这部反映北川灾后重建村石椅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故事的作品。他坦言这种创作对自己而言,既是一种使命,也是一次挑战,更有深藏心底的“北川情结”给了自己非写不可的“冲动”。
对于谭楷年过八旬还笔耕不辍,满怀激情进行文学创作的精神,作家柳建伟也表达了自己的钦佩。他以“建房子”的比喻分析了《云朵上的石椅村》的多方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