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创部主任邝芮

持续创新是品牌成长的关键

作者:本报记者 商小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9


  细数过去一年工作的主要成果,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创部主任邝芮难掩兴奋。202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创品牌“人文之宝”一共完成9个众筹项目,推出16种新书、70个常规新品、12款新饮品、2款新雪糕、8个重点合作项目以及3场画展,实现销售额共1900余万元,销售量38万件,这些数据都创造了历史新高。而在邝芮看来,文创市场的热点是持续变化的,“过去成功的经验并不能保证未来的胜利,持续创新才是品牌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立足经典 以流量带动销售


  2019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了文创部,着手打造文创品牌“人文之宝”,“90后”的邝芮成为文创部的负责人。“文创部刚成立时只有两名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逐渐壮大,至今成员已增至8名。”邝芮介绍说,从起初的摸索到经过几年的积累,“人文之宝”向市场推出了一批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大致可分为常规品、重点品和跨界合作产品三类。

  常规品是“人文之宝”的基础产品线,每款产品的销量基本上都能过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关公袜和“鲁迅”系列。关公袜于2019年圣诞节前推出,红绿配色很符合节日气氛。这款袜子在当年圣诞节达到不错的销量,但算不上火爆。直到第二年,关公袜在豆瓣和微博上被广泛传播,才真正火了起来,还实现了“补货”,一年内售出约1.4万双。

  趁着热度,人文社文创部又推出了张飞和刘备的兄弟款袜子以及杯子、积木等产品。“这些基于经典名著和文学IP的产品,能够快速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产品在天猫上架后,吸引了许多用户点击和复购,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进一步推动了产品的销售。”


  突破瓶颈 有展会的地方就有“人文之宝”


  邝芮坦言,去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人文之宝”的发展正在突破瓶颈。“人文之宝”发展到第二阶段,开始开发一些更大规模的礼盒产品。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海明威主题礼盒,涵盖衣食住行多种元素,包括渔夫帽、船形包、书籍和杯子等。

  在文创产品开发中,跨界合作扮演了重要角色。“人文之宝”推出的第一个跨界产品是日本著名画家正子公也设计的赵云雕像。借《绘卷水浒传》(第一部)新书发布的契机,人文社邀请正子公也展开中国行,并举办北京、上海两场商业画展,通过原作版画、限定周边吸引读者购票参观,通过现场的周边销售、展览期间的版画认购,实现多渠道经营。

  从产品策划、设计到生产、入库、发货再到售后,文创部的工作覆盖整个产品生产流程,为用户提供一条龙服务。这一年,邝芮和他的团队参加了很多的展会和市集,如北京的图书市集,上海的上海书展、“朝花夕拾-百年福事”鲁迅文创市集,四川的天府书展等。“可以说有展会的地方就有‘人文之宝’。”

  在参加书业展会的过程中,邝芮和团队成员们也发现,各出版单位开始加速开发文创领域,“出版业做文创已经形成百花齐放的状态。”在众多的产品中,冰箱贴成为了“人文之宝”今年的亮点产品,“用小而精的特色产品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是我们过去一年开发文创产品的方向。”


  勇辟蹊径 尝试更多可能


  “文创部成立第三年销售额就超过了1000万元,如何实现进一步增长是我们面对的课题。”在邝芮看来,通过量化生产迅速扩大规模并不可行,必须寻找新的路径。

  邝芮坦言自己在实践中发现,人文社最大的优势在于版权和资源的整合能力,团队最大的优势是策划能力,“所以,过去一年,我们花了更多时间拓展优势领域,也突破既有定式走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方向选对了,很多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合作和授权开发是团队正在考虑的策略之一,通过与其他公司或品牌合作,共同开发新的产品或市场,从而弥补文创部团队规模上的限制。”除此之外,邝芮和他的团队,过去一年还尝试了比较多的联名快销品,如“长乐未央瓦当茶礼盒”“点绛唇润唇膏”等产品,“这也是我们找到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谈及新一年的工作,邝芮告诉记者,文创部将会在日用品方面发力,让文创产品融入用户的生活中,在规模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将在绍兴开设朝花夕拾咖啡店。“绍兴是鲁迅的故乡,我们将会根据当地人文特色和用户需求推出更多相关产品,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邝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