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影旧址博物馆文化传播员徐佳琳

逼真模拟风声、雨声、马蹄声……

作者:本报记者 张席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1-03

  1月1日上午,长影旧址博物馆文化传播员徐佳琳为游客认真讲解电影内容。本报记者 张席贵 摄


  “佳琳,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新年第一天,得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1月1日早晨,还没有到上班时间,长影旧址博物馆文化传播员徐佳琳便早早地来到单位门口。她着一袭红色的工作装,在与同事的简单对话中,让一早来采访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感受到,她是一个受到良好文化熏陶的讲解员。

  “我们的工作流程是每天8点半前上班,然后开一个早会,再就是分配任务,到博物馆给游客进行讲解。”徐佳琳告诉记者,虽然是新年第一天,但是来长影旧址博物馆参观的人仍然不会少。同时,馆里让她给一个南方来的旅游团做讲解工作。

  “下面,我为大家讲解一下东北电影公司成立的过程。”徐佳琳接待的第一个团一共6个人,他们对电影文化非常喜欢,在听徐佳琳讲解的过程中,不时问一下其中的拍摄和展板的内容。徐佳琳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历,以及到长影工作后对电影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给游客以满意的答案。

  “你们知道电影中的风声、雷声、马蹄声、人在雪地上走的脚步声是怎么模拟出来的吗?”在一楼的拟音互动室,徐佳琳用道具为游客进行了现场演示。这些形象的模拟让游客大开眼界,纷纷表示:“没想到电影艺术家竟然能够通过道具将这些声音这么逼真地模拟出来。”

  长影旧址博物馆于2014年8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长春市第四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长影旧址博物馆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对外开放的展厅面积4623平方米,馆内各类展品1000余件。”徐佳琳介绍说,她的老家在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年在长春读的大学,幸运的是大学还没有毕业,就在校招中被录用,2023年毕业后立即成为长影大家庭中的一员。

  “我一天最多讲过8场,平均一场1个多小时,虽然有些累,但是感觉收获特别大,对电影讲解工作也越来越喜欢。”徐佳琳说,长影旧址博物馆以电影的时间轴进行展示,不同时间段拍摄的电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甚至可以说是影响了几代人。有的时候,她讲着讲着发现游客流下了热泪,这是那一代人心中对电影火热的情感。

  “我们长影旧址博物馆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推出了沉浸式话剧《上甘岭》《长歌影魂》《消失的母带》演出,不仅拓展了游客的需求,同时也为我们讲解丰富了内容。”徐佳琳对记者说,现在还特别流行研学,他们在开展“跟着课本去旅行”活动中还特别开设了《董存瑞》《赵一曼》等英雄影片的研学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新的一年是新的开始,作为一名电影文化传播员,我要进一步讲好中国电影故事,讲好长影在吉林的故事。”徐佳琳告诉记者,这个元旦恰巧是她值班,她将以此为新的开端,继续把电影讲解工作做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