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位亲历者讲述《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

抢救挖掘青年焦裕禄事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2-25

  本报讯 (记者吴明娟)12月20日,《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文史图书出版座谈会在河南省郑州航空港区举行。来自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河南省政协、省社科联、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郑州航空港区等部门的近200人参加座谈会,共话焦裕禄精神在郑州航空港的传承与弘扬。

  焦裕禄到兰考县工作之前,曾先后在开封尉氏县大营区(现为郑州航空港区大营镇)及其周边县区工作6年多时间。可以说,大营既是焦裕禄从政的起点,也是焦裕禄精神形成的源头之一,对于最终凝聚而成焦裕禄精神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2024年是焦裕禄逝世60周年。由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倡议,河南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牵头,与大河网联合,3家共同成立编纂委员会和口述整理组,抢救挖掘青年焦裕禄在大营的事迹,总结提炼其精神实质,为郑州航空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编纂委员会和口述整理组先后在省内并前往海南,采访了青年焦裕禄的战友、同事和干部群众等135位亲历者,历经10个月编撰成《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一书,通过50位亲历、亲见、亲闻者的生动讲述及3位专家访谈,讲述了青年焦裕禄一个个真实感人、生动鲜活的故事,生动还原了青年焦裕禄在大营镇时期鲜为人知的激情岁月和光辉形象。

  “这本书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讲述了焦裕禄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张首映说,这段经历的挖掘让焦裕禄的形象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更加饱满,为更好地传承发扬焦裕禄精神提供了丰富内容。

  河南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任李宏伟表示,“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是焦裕禄在大营工作期间的真实写照,焦裕禄在大营的事迹,体现出党性与德行的完美统一,展现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塑造了优秀共产党员干部应有的精神品质。

  焦裕禄在大营工作的两年,是环境最危险、生活最艰苦、经历最丰富的两年,也是焦裕禄精神锤炼、孕育的两年。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表示,《鲜为人知的历史——焦裕禄与港区》一书填补了焦裕禄工作轨迹的空白,让人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焦裕禄在河南的工作生活状态,是深化焦裕禄精神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有一种精神指引着我们,焦裕禄精神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历久弥新的文化宝库。”河南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会长卢克平说,大营镇作为焦裕禄从政的第一站,挖掘焦裕禄在大营的这段工作经历非常有意义,对于全面理解焦裕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庆表示,焦裕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系统搜集、抢救、整理焦裕禄同志在大营工作的历史,是焦裕禄精神研究的一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