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防治脏腑疾病的扛鼎之作

——《安纯如按摩法》书评

作者:戴俭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2-20

  我从事推拿按摩至今已有60多年了,入道之初便知道河北保定地区有两位按摩大师,即王雅儒和安纯如。此后,王雅儒有《脏腑图点穴法》一书刊行,而安纯如则始终未见有著作问世。

  安纯如先生是清末民国时期的按摩大家,在河北一带名噪一时,收徒授业,对京津冀地域的按摩影响深远,然而遗憾的是从未见其有著作行世。如今,王红星与赵毅两位专家齐心协力,基于王红星独有的安纯如口述《按摩法》进行点校整理,形成上篇“安纯如口授按摩法”;又以王红星家传的《按摩推拿经》、上海赵毅所藏毛笔绘图抄本《按摩经》作底本,并参考其他多个版本加以校注,形成下篇“安纯如秘传按摩经”,最终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安纯如按摩法》。这着实为推拿界成就了一件极具意义和价值的大事,也让我在有生之年得以目睹《安纯如按摩法》,从而了却了一桩夙愿。

  《安纯如按摩法》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特殊的治疗区域以及独特的操作方法,是一本独具特色的推拿专著。该书从理论、治疗等各个方面介绍了按摩对内、外、妇、儿、五官、筋骨等各科病症的治疗。全书设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包括按摩法治疗之优点,与用药之比较,治疗原理,手法,穴位,现形及部位,按者手的感知与病人感觉对照,分层,各种治法、注意点,与时令节气关系,养生保健及各病之治法等;下篇主要包括神拿总歌、按摩初步、经验异病之手法十二病症、手法二十四则与点拿各病之穴道和经验按摩等。

  书中介绍了以腹部上中下脘为主治穴窍,以周身穴道为辅助,而这些穴道多数是其特有的或特定的穴道,并配有图例;手法以按、摩、揉、运四大手法为主,结合放、提、匀三种治法,尤其是调整患者呼吸,使其身心放松,尽快达到“入静”状态,并将患者体内之气迅速聚于手下,为探病和治疗提供基础,通过按摩法找出疾病的具体位置,以后再按照分属经络对症施治;再有,书中对“现形”的阐述更为精彩,所谓“现形”是在腹部按摩的基本操作中,病人接受腹部按摩时的感觉(即凉、热、麻、酸、潮、涨、痛等),以及医者手下的知觉,进而对诊断、治疗、预后和实时调整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按摩法学派的“循证按摩”的特色。

  《安纯如按摩法》虽非鸿篇巨著,然其实乃是“文简意深”,内涵丰富,所论述的问题均是从事推拿的同仁以前所未涉及或很少涉及的,故而在学习中,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细嚼慢咽,反复揣摩,方能悟透其中的妙趣。

  当前,推拿临床谱的现状是:重骨伤科疾病的治疗,轻脏腑病症的防治;重理论研究,轻手法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殊不知,推拿疗法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医最早用于防治脏腑病症的主要手段,它早于针药,这点从出土的殷商时期的殷墟甲骨文和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竹简上的有关医药类的文献资料中便可得到证明,后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不断发展,一直是太医院的四大科之一,设按摩博士,教“按摩生消息导引之法以除八疾……”可是到明代以后,按摩科在太医院中被废除,按摩防治脏腑疾病也就不能幸免,但是,由于按摩对脏腑病症的防治有显著的效果,深受百姓的喜爱,故而广泛地流传于民间,这也许就是京津冀鲁地域脏腑按摩得以盛行的缘由吧。

  可以相信,随着《安纯如按摩法》的问世和推广,必将为推拿防治脏腑疾病提供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推拿事业的发展与振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预见,推拿事业的前途在于对内、外、妇、儿、五官与筋骨等病症的防治,中国的脏腑推拿走向世界是迟早的事,请拭目以待。

  (作者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安徽省分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大成推拿学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