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国之大者”,土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2-05
在浩瀚的自然界中,土壤,这一看似平凡却又至关重要的存在,其深远的意义与价值常常被我们忽视。然而,《鲜活的土壤》一书却以科研者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笔触,引领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位与地球母亲、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守护者。
本书由朱永官院士领衔的作者团队倾心打造,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土壤科研背景,更怀揣着对土壤的深厚情感。书中,作者们以饱满的科研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土壤的来源、本质、功能等多个维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土壤画卷。他们通过丰富的历史证据和科研成果,向我们展示了土壤在人类文明演变中的不可替代性,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土壤与人类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作者们的笔下,土壤不再是那个被我们踩在脚下、视而不见的平凡之物,而是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重要界面。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土壤滋养着万物,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和支撑,进而影响着食物安全、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状态。除了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石,土壤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书中通过丰富的科学研究实例,展示了土壤如何利用其肥力和生产能力,支撑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从古代农业社会的兴起,到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土壤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土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书中详细分析了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等问题的成因和危害,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让我们不禁为土壤的未来担忧。但作者们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积极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和改良土壤的措施,如推广生态农业、实施生物肥、开展土壤污染治理等。这些措施不仅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更为我们指明了土壤保护的方向和路径。
本书亦深刻揭示了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在科研与政策层面的重大意义,以及土壤资源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至关重要。土壤普查不仅仅是对土壤资源的一次全面摸底,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土壤科研人员扛起了“查清五色国土,守护大国粮仓”这一新时代、新征程中的重任,他们深知自己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
此外,《鲜活的土壤》一书也通过丰富的实例向读者展示了土壤研究与保护中的高科技手段。作者们通过自己的科研经验和详细生动的描绘,让我们了解了科研人员如何测定土壤年龄、如何给黑土做CT等。这些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土壤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保护和利用土壤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们也为研究未来土壤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保护土壤健康,也是在保护人类健康”这一观点不仅建立科学依据,更让我们意识到土壤与人类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健康联系。只有我们保护好脚下的这片土壤,才能让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
《鲜活的土壤》是一本深刻探讨土壤与人类关系的科普著作,是一场作者们与脚下土地的深度对话。作者们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生动而鲜活的土壤世界。它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土壤的重要性和价值,更激发了我们对土壤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
“国之大者”,土也!让我们“踏”上《鲜活的土壤》,携手走向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