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在党建引领下,将阅读活动精准对接社区群众需求,营造良好社区文化氛围——
北京社区阅读:遍地开花 各具特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2-05
在首都北京,书香如春风化雨,滋养着每一寸土地。
近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出“阅读在基层——北京‘书香社区(村)’建设多种面相”主题深度采访活动。这一活动是第十四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挖掘各区推动全民阅读的优秀做法,总结出具有推广价值的“书香社区(村)”模式,为“书香京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构建“阅读+体验”书香空间
在北京市丰台区新村街道刘孟家园社区,一座面积130平方米的图书室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文化生活。据刘孟家园社区活动负责人季淑清介绍,近年来,刘孟家园社区围绕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以图书室为载体,创新构建了全龄友好的文化服务体系。
走进刘孟家园社区图书室,《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发现几位老年读者正在进行在线资料查阅。“我主要来看看今天出的《人民日报》,手机屏幕小,还是电脑看着舒服。”一位满头银发的大妈告诉记者。季淑清介绍,刘孟家园社区图书室积极引入电子阅览设备,推进数字化阅读体验的普及,提升了居民查阅资料和在线学习的便捷性。“与丰台区数据库管理中心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图书的管理效率,使每一本书都能有序归位,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服务。通过这些努力,社区图书室的服务范围大大拓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可以轻松享受到现代阅读的便利。”
近年来,北京市不少社区在党建引领下,将阅读活动精准对接社区群众需求,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如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兴宇西里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创新构建“阅读+体验”书香空间。兴宇西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孙燕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党建引领,让书香融入居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依托“天宫当兴”党建品牌,天宫院街道结合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在龙湖天街购物广场打造了新就业群体友好商圈。这一举措通过完善设施和提供暖心服务,让快递员、外卖员群体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商场内设有“小哥休息区”,为快递员提供休息、饮水、电动自行车充电等一系列服务,并引入“政务晓屋”智能政务办理平台,可在线办理60项便民政务服务。
“暖心驿站的创建,为社区的服务体系注入了更多温情,强化了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联系。”孙燕燕表示。
兴宇西里社区推出的“宇西文化节·浓浓书香千万家”“文化惠民·书香宇西”等品牌项目也深受当地居民喜爱。2024年,社区与句象书店联手开展了30多场以红色经典、非遗文化为主题的“阅读+体验”活动,涵盖读书会、手工制作、文化讲座等多种形式,不仅让居民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也在无形中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暑假期间,我们还招募未成年人参与整理书架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公益实践向青少年传递阅读的重要性,让青少年从小就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孙燕燕说。
将阅读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通过搭建多元阅读平台,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社区让阅读成为每个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北京市通州区中仓街道西上园社区,以阅读为媒介,拉近邻里关系、提升文化素养,已成为社区生活的新常态。
西上园社区居委会负责人表示,西上园社区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活动,使书香氛围在社区内不断扩展。2021年推出的“旗阅”读书班,已成为社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读书班倡导“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理念,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分享阅读心得、提升自我文化修养的舞台。三年来,读书班成员创作了百余篇原创诗歌、散文和演讲作品,并在多个比赛中取得佳绩。社区特别注重对儿童群体的阅读培养,通过推出“幸福快递”图书漂流活动,将适合儿童阅读的绘本放入“漂流袋”中,方便孩子在家门口随时借阅。活动启动以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其中,逐渐培养了阅读兴趣。与此同时,社区通过“三圈联动”计划,结合阅读活动宣传社区内的好人好事,将阅读的力量与社会正能量相结合。例如,社区通过读书分享会,讲述物业人员殷万江主动利用休息时间修复楼梯扶手的暖心故事,让居民在阅读中感受到邻里间的温暖。
风景如画的社区正成为阅读推广的有力抓手。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镇的江山赋社区,以“花园式院宅”的独特设计,成为北京市绿化美化的花园社区典范。江山赋社区工作人员薛婉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江山赋社区,阅读已经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居民们将阅读融入日常,书香社区建设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社区氛围。”
薛婉婉告诉记者,社区积极携手周边5所国际学校、自然之友等公益组织以及万卷书吧等阅读场所,共同推动社区阅读活动。江山赋社区每年暑期举办的“朗月读书会”已成为社区文化活动品牌。“活动中,社区朗读者与孩子们积极互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深受许多家长欢迎。”薛婉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