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获评高分——

于生活里提炼思考和观察

作者:本报记者 齐雅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2-04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电影《好东西》票房已经于12月2日下午突破4亿元。凭借豆瓣评分9.1的好成绩,《好东西》创下了今年华语剧情片的最高分。

  电影《好东西》围绕三位平凡、可爱又独特的女性展开,通过一个看似荒诞却深具现实感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新女性面对生活的姿态。坚毅而倔强的单亲妈妈王铁梅,热爱生活、眼藏星河的小学生王茉莉,以及表面“人间清醒”、内心却对爱充满幻想的邻居小叶,组成了既充满碰撞又温暖的女性群像。上座率高、笑点密集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观影过程中最突出的感受。一些金句和观点,确实引起了不少观众共鸣。

  创新角色 抛弃标签化

  万事开头难,剧本的创作最为重要也尤为艰辛。这些在《好东西》导演兼编剧邵艺辉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回忆:“写剧本像是独自一个人的长跑,需要不断在过程中和自己进行博弈和取舍。我先是用一年时间写出了一版剧本,但拍着拍着就觉得不太满意,然后又用了一年时间推翻重写,重新梳理一遍情节,在原来的剧本上做了很大改动,很多内容都是删掉重写。”

  谈及电影获得观众高分认可的原因及创新之处,邵艺辉谈道:“《好东西》最特别的地方可能在于,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孩子,这些形象都是之前国产片里比较少见,甚至是还没有出现过的形象,电影会通过这些新形象和观众探讨一些新的问题和困惑。”

  影片中,宋佳饰演的单亲妈妈王铁梅,角色灵感来源于邵艺辉看过的社会新闻报道,以及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在社交平台或影视作品中,厉害的大女主和女强人形象总是八面玲珑、面面俱到,真实感欠佳。邵艺辉表示,自己想刻画一个像王铁梅那样爱逞强、追求完美,永远都在帮助别人,但是自己从不求助的女性角色。不管外表强悍是真是假,她的内里肯定存在着脆弱柔软的地方,这样的女性角色拥有多面性。

  钟楚曦饰演的小叶和王铁梅则是一组对照。小叶总是打扮得精致得体,热切奔赴一场即将伤害她的恋情。她依赖爱、渴望爱,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太缺爱。两人互相帮助、互相温暖,很多方面能够进行互补。邵艺辉希望她们有共同的幽默感和相似的三观,而性格上可以有很多不一样的部分,一个更强、一个更弱,一个适合当“妈”、一个适合当“女儿”。

  影片中的男性角色也都并非工具人,他们会通过看书、关注性别议题等方式去成长和思考。邵艺辉认为,展现这种打破常规的男性形象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对照现实 讲究性价比

  与邵艺辉前作《爱情神话》一样,《好东西》同样在上海取景拍摄。在邵艺辉看来,《好东西》虽然讲的是在上海生活的外地人,但故事里女性生活的场景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氛围和环境同样适配。上海是一座包容、多元、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是一座女性友好城市。

  在寻找拍摄场地方面,邵艺辉秉持能省就省的原则。“因为我们在上海拍摄,我希望电影能呈现出鲜明的都市感,所以我们经常会有在不同店里进行拍摄的需求,而像餐馆、酒吧、咖啡店这些地方的费用都很贵,找到合适的拍摄场地就成了一个难题。后来,当我接触到一些比较喜欢《爱情神话》,也很希望与我们合作的店时,我就觉得很两全其美,既可以节省预算,也可以为他们的店带来客流。与其每天看景,看到了很漂亮的场地又因价格昂贵而纠结,还不如直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合作。”就这样,拍摄场地费用高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记者观察到,电影上映以来,喜欢《好东西》的观众已经自发在以小红书为主的各种社交平台上更新了电影的取景地信息,整理出多条合理的CityWalk路线。同样火爆的还有影片中出现的衣服、包包以及书籍等电影同款产品。不少店铺的同款商品已经显示“售罄”。

  电影同款衣服销售火爆的背后,是剧组在造型上的用心,王铁梅的服装设计就是其中一个代表。邵艺辉解释,王铁梅不是特别有钱的人,但因为长期生活在上海,加上她自己的从业经历和事业型女性的形象,王铁梅不宜穿得太过现实和朴素。所以,影片着重从角色的幽默感入手,找来一些有趣又便宜的T恤和文化衫,和角色的幽默感巧妙结合。不同于一些影视作品中大女主和女强人们一身西装和高跟鞋搭配的固有印象,王铁梅上班的穿搭既有西装,又有裙子,二者经常混搭,她既有女性化的一面,也有职场化的一面。

  刷新“起点”引发大讨论

  有的电影看过,观众会记住其中巧妙的剧情,而有的电影看过,观众感受最深的则是其中的氛围和气质,《爱情神话》和《好东西》都属于后者。

  邵艺辉表示,两部电影都没有很强的戏剧性,都是对日常生活的提炼。不同的是,《好东西》更侧重展现女性独特的、不同于男性的生命体验,同时包含了自己这两年阶段性的反思和观察,有很多关于女人、小孩和两性的思考。“我希望《好东西》可以展现出当代独立女性如何生活、如何快乐、如何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的一面。”邵艺辉说。

  影片上映后,不少观众都对其中一场声音戏印象深刻:女儿在小叶的房里试听各种音效,而这些音效与妈妈王铁梅日常生活中发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混合成一处处极具想象力的“声音画面”。例如,下暴雨的声音是妈妈在煎蛋,龙卷风的声音是妈妈在吸尘,打雷的声音是妈妈在甩床单,岩浆翻滚冒泡的声音是妈妈在煮粥,熊猫吃竹子的声音是妈妈在择菜,水牛哞哞叫的声音是妈妈午睡时在打呼噜,河马刷牙的声音是妈妈在刷鞋……通过这些同类展现,妈妈的声音变成了世界的声音,隐于厨房辛勤劳作的女性被看见、被听见、被放大。

  谈起这场戏,邵艺辉回忆,一开始写剧本时自己并没有想好这个画面应该配什么声音,剧本中只写好了小叶给小孩放声音,目的在于让两人之间的感情增强。“同时我又希望这场戏信息量很大,能有多个戏剧功能,所以把王铁梅做家务的画面和听声音的剧情结合在一起。”她解释,一方面,希望大家可以认识到简单的家务也可以是很美好的过程;另一方面,如果单独拍妈妈做家务、照顾小孩的日常和工作会略显单调。二者结合起来,既有信息量,又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当下的很多电影会讲女性从蒙昧到觉醒、从压抑到反抗的过程。故事结局,女性会有所成长或觉醒,或是突破一些局限。但是在《好东西》里,觉醒已经是一个起点。我希望去探讨的是,如果所有人都更包容、更友善,也更聪明,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很多共识,那么接下来还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邵艺辉谈道。

  除了那些金句和场景,影片中的一些小元素也是邵艺辉津津乐道的。她举例,影片开头出现的较为女性化名字的搬家公司“袋鼠妈妈”、女性外卖员、女性修理工等群体,都是有意为之,打破了这些工作的固有性别印象。她说:“即使是在影片的边边角角,我也希望能让观众看到这样一群女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