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的深情见证

作者:高洪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28


  全民阅读的主角是“全民”,是人民群众,是普通百姓。除了大咖名流,“红沙发”也邀请那些真正通过阅读改变命运的普通人。


——摘自《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



  不久前,我拿到《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安徽教育出版社)这本书。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的作者是聂震宁,他和我是北大作家班的同学,所以我们几十年前就已经非常熟悉了。聂震宁的成名作叫做《长乐》,上世纪80年代就在《人民文学》发表。

  认真看完这本书,我想起自己曾经对不同类型作家的比喻。我把文学批评家叫做“啄木鸟”,把诗人叫做“高蹈的仙鹤”,散文家有点像“梅花鹿”,小说家更像“猎豹”——非常迅捷地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报告文学作家被我称为“西伯利亚狼”——他要有非常强的耐力、追踪力才能完成作品。报告文学作家不仅需要脑力,还需要体力,这是我的趣味联想。

  读过《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我有四个方面的体会:首先,这部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的作品是一部充满作家职业情怀、具有出版家专业视角的独特作品。这部作品再次证实了“西伯利亚狼式”的写作,它需要多大的耐力才能完成。聂震宁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包括他在缺氧的情况下,到西藏、青海调研。我俩是同龄人,我也知道他的身体情况。所以,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老同学的一种崭新面貌。聂震宁在书中列举了众多作家的名字,来自湖南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宋庆莲是一位基层作家,作家办书屋就会格外不同。聂震宁走过天南地北、城镇乡村,遇到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阅读人群,记录了印象最深刻的阅读场景。所以,这部作品的视角非常独特。

  其次,这是一部年逾古稀的出版人对全民阅读这一国家文化战略的深度观察报告。现在,我们国家进入新时代,特别是近20年,几十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提出并大力倡导,推动全民阅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连续参加了3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场面让我非常感动。

  再次,这是一部视野开阔同时又注重细部特征和地域民族特色的报告文学力作。聂震宁在采访中说“我没有亲自到过的地方,我不写;我自己如果不感动,我不写”。报告文学特别强调纪实性、在场感,还有情感投入的力度和情感的温度,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报告文学的这个要求和纯粹靠想象力写的虚构文学是不一样的,和写诗、写小说都不一样,和写幻想小说更不一样。这本书中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开阔视野,而且对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抓得特别准。

  最后,作品用扎实的资料、翔实的考据、朴实的文字、真实的情感,对全民阅读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展示和剖析。聂震宁是从广西走出来的作家,他的采写是从乡村到厂矿、从军营到商场,甚至写到了盲文阅读。据我所知,写全民阅读的文章甚少写到盲文阅读,聂震宁写到了,这一笔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深度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全民阅读案例与探索。从这种细致中能看出他的拳拳之心。此外,作品中还反复用到一个词叫书籍,书中以鲜活生动的案例印证了莎士比亚、高尔基等对书籍的杰出论断。所以,这部作品有点有面、有人有景、有画面有情感,非常真实。

  这部作品是难得的对全民阅读的深情见证。读完之后,我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了四句小诗以作纪念:“踏遍青山走四方,古稀学兄觅书香;耕读传家今传国,一册在手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