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创作一线讲述中国故事,提升对外传播话语权;立志培养具备跨学科、跨文化能力的国际传播人才。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陈亦楠——
用纪录片增进深层次文化理解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26
2023年成都大运会期间,陈亦楠采访国际大体联媒体新闻宣传部部长奥利维尔·范博哈尔特。 受访者 供图
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陈亦楠近半年的工作非常繁忙。
6月底,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正式挂牌成立。8月,由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参与制作的纪录片《国家记忆:成都大运会》在央视开播。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提供学术支撑的外交部大型系列国际合作纪录片《对话东盟》正式推出。前不久,由她作为主创的大型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荣获中国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类一等奖。近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了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拍摄纪录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国对日战犯审判》。在这一项目中,她所带领的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再次挑起大梁。
2006年,陈亦楠的职业生涯始于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作为外语纪录片团队负责人,她主导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纪录片项目,包括《行进中的中国》《东京审判》《亚太战争审判》等作品,荣获艾美奖、泰利金奖、亚洲电视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90余项海内外大奖。
在多年的传播工作实践中,陈亦楠形成了独特的纪录片创作理念。近日,陈亦楠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纪录片通过真实记录来反映时代变迁,通过历史发现来反映国家记忆,有助于与国内观众交流,也为海外观众提供了解中国的窗口。
掌握对外传播主动权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陈亦楠逐渐认识到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所面临的挑战:早期的传播工作往往是被动回应西方设置的议题,例如“中国崛起论”或“中国威胁论”,中国的立场也通常局限于对这些框架性议题的回应。“西方媒体会在传播时为我们‘主动’设置议题,甚至为中国的叙事‘挖坑’。因此,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我们如果没有充分的阐释和引导,就很容易陷入西方预设的话题框架。”
陈亦楠告诉记者,随着渠道和受众的变化,仅仅通过翻译或沿用西方已有的叙事方式,难以准确表达中国的复杂现实,因此中国纪录片需要形成自主的传播话语体系。这不仅需要具备多元的传播模式,还应采用一种她称为“复调传播”的方式,即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声音共鸣,达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理解。
“复调传播”的第一点是要主动设置议题,通过纪录片明确表达自身的立场和价值观,引导国际社会更为客观地理解中国的发展。全两季的《行进中的中国》早在议题设置阶段,陈亦楠和团队便与Warner Bros. Discovery(华纳兄弟探索集团)方面密切沟通,并达成共识,掌握了片中典型议题的主动权。观众跟随影片中的英国导演罗飞的视角,体验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两条新开通的跨境铁路,走访了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复调传播”的第二点在于对象感,即清晰了解目标受众,明确观众需求。“纪录片创作不能‘闭门造车’,而应基于受众的认知特点、语言风格和文化习惯作出适当调整。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作品的传播效果,也能让中国故事更具说服力。”陈亦楠说。
以《亚太战争审判》为例,陈亦楠和团队采访了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等国家的近50位国际专家学者,尽可能多地为不同声音提供表达的机会,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国际社会对以法理精神惩治战争罪行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亚太战争审判》不仅在英国举办了展映活动,还登上了俄罗斯的SPB TV、美国的Sinovision等媒体平台。
“复调传播”的最后一点在于要有能力自信地解释中国问题。陈亦楠表示:“在国际传播中,中国的纪录片团队要避免完全套用西方的解释框架,我们需要更加自信地表达自身的观点。”
不避问题展现中国发展强音
纪录片创作和传播的核心在于讲好中国故事,讲述方式成为其中的关键。在中国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陈亦楠认为,文化差异导致国外受众对中国故事存在多重误解,而应对这些误解的最佳方式就是直面挑战和质疑,而非规避敏感问题。
“对外传播的纪录片不仅要展示并宣扬中国的成就与形象,还需要直面中国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陈亦楠进一步表示,通过不断发问和深入探讨,纪录片能够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人民如何在发展中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故事,可以向世界传递一个清晰的信息:中国一直在发展,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在《万桥飞架》的创作过程中,陈亦楠和团队没有回避桥梁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并将重点放在交通发展为贵州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上。观众通过这一具体的工程案例,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正因如此,这部作品在国内外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讲述的形式再精彩,纪录片最终的落脚点还在内容上。“纪录片创作不仅仅是新闻报道,而且需要经过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分析思考。”在创作过程中,陈亦楠会通过反复推敲文稿、细致打磨故事结构,使每一部纪录片既具有新闻性,也具备学术和历史价值。
“真正有价值的纪录片不是追求一时的流量,而是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在未来某一天被重新审视时,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陈亦楠说。
转身只为桃李芬芳
近20年来,陈亦楠参与执导的纪录片斩获国内外大奖无数。正当大家好奇她下一部作品的题材时,她却作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加入高校,参与创建并领导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
行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保障。“在加快中国故事的全球传播能力建设过程中,行业对复合型纪录片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陈亦楠告诉记者,在国际传播中,仅有语言优势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跨文化的理解力、跨学科的思考能力,以及强烈的对象感,能够将复杂的中国故事讲述得既生动又具有吸引力。“目前,许多高校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要么具备优秀的外语能力,却对中国了解不深;要么对中国情况较为熟悉,但不擅长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进行传播。而未来的国际传播人才必须具备‘跨学科能力’和‘跨文化审美能力’,不仅需要具备语言技能,还要深谙对方文化的沟通方式和价值取向。”
培养这样的人才成为陈亦楠的使命。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心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吸纳国外先进的教学思想。除了理论研究,陈亦楠更注重该中心在“产”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行业共建的模式实现高品质纪录片的项目孵化、前后期制作、人才培训与实习以及产业研究。对此,陈亦楠调动起了自身行业资源,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上海交通大学纪录片中心的学生就参与了《国家记忆:成都大运会》《对话东盟》《文运中国》《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国对日战犯审判》等大型纪录片的策划、拍摄与制作,并且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实习。陈亦楠告诉记者:“我们将与各大纪录片相关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创作更多在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作品,让中国纪录片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独特作用。”
“希望未来能携手更多有理想、有情怀的年轻人,通过扎实的内容创作和不断创新,向世界传递一个真实而丰富的中国形象。”陈亦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