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视听内容传播效率

作者:满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20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是一种使计算机系统能模仿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涵盖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新媒体传播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通过多种数字化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方式。人工智能技术与新媒体传播的结合,深刻改变了广播电视新闻信息的生成、分发和消费方式,增强了内容的个性化和互动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简化流程,改善用户体验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内容的智能创作与生成能力,使新闻制作流程更简化和高效。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短短几秒,人工智能能自动完成新闻撰写、直播实况翻译、视频字幕生成、配音等新闻制作服务内容。例如,多家广播电视台以本台主持人的声音、形象为蓝本,采集生成AI主持人,大大降低节目成本,提高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播中的一大影响,体现在个性化推荐和智能服务上,这显著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历史、互动行为等数据,人工智能可以构建出详细的用户画像,并据此推送高度相关的内容。这种个性化的信息流不仅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也提升了媒体平台的参与度和黏性。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量身定制出个性化、独特化的作品。例如,广西广播电视台制作的“文明瞬间”水果版宣传片,以人工智能制作的桂林山水、德天瀑布等广西景点为背景,将芒果、荔枝、砂糖橘、火龙果、香蕉等广西特色水果拟人化,广西特色结合可爱呆萌的水果娃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主题“晒文明,越晒越甜”。技术的应用,为媒体提供了更多与受众建立深层次联系的机会,优化了传播效果。

  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改善了用户体验,实现了互动传播。通过智能算法,媒体平台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内容推荐,确保用户看到的信息与其需求高度相关,从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在互动传播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用户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丰富和直观。

  以理服人,辅助信息传递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辅助理性信息传递和增强情感共鸣,分别为“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两种策略。

  在传播中,“以理服人”策略的应用强调通过逻辑严密的事实依据来说服受众,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提供精确的数据分析、科学的预测模型以及直观的信息展示方式,来辅助理性信息的传递。台风是世界上最强的自然灾害之一。2024年9月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根据超强台风“摩羯”对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的影响,结合虚拟演播室技术+虚幻引擎+XR(扩展现实),发布了新媒体作品《“摩羯”来袭!这份超真实感避险手册请收好》,带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级别台风的威力,提高公众对台风危害的认识,提供有效的预警信息。

  首先,虚拟演播室技术由人工智能驱动,主持人在由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环境中播报,背景可以根据内容需要随时变化,显示台风的动态发展过程,增强节目的视觉冲击力,使得解说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提高观众对信息的关注度。其次,借助虚幻引擎和XR技术,人工智能可以构建高度逼真的3D动画和交互式场景。在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不同级别的台风如何影响城市环境。比如,虚拟台风吹跑了主持人手里的雨伞,虚拟大树倒下差点砸中主持人,主持人穿着雨衣在虚拟水中自救等。这种视觉化的呈现方式,使复杂的气象信息变得直观易懂,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台风的危害性。再次,人工智能算法能处理来自卫星、气象站和传感器的大量实时数据,生成高精度的台风路径预测。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后,创建详细的气象模型,准确预测台风的发展趋势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由此,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位置信息和个人偏好,定制化推送相关的台风预警和服务建议。对于居住在预计受台风影响地区的用户,系统可以发送具体的防范措施和紧急联系方式,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最相关且实用的信息。

  《“摩羯”来袭!这份超真实感避险手册请收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将复杂的数据可视化,提升了受众对气象知识的兴趣和理解,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以理服人”的传播效果。

  以情动人,增强情感共鸣

  在“以情动人”的策略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被用来增强情感共鸣,通过更细致入微地理解用户的情感状态、创造沉浸式的体验来达到触动人心的效果。

  黄文秀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线上的一位杰出代表,她在一次山洪中牺牲,其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创作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时,制作了黄文秀新媒体短视频《超1800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丰满了黄文秀的人物形象,让更多人了解这位平凡英雄的故事。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的加入,增强了受众的情感共鸣,感动无数网友,并成为当时的社会热点,冲上热搜。

  第一,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语音和文本分析工具来识别观众的情绪反应。在社交媒体上收集到的关于黄文秀事迹的评论和反馈中,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分类出哪些是正面情绪(如感动、敬佩),哪些是负面情绪(如悲伤)。基于这些信息,媒体制作方可以调整内容策略,更加精准地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第二,借助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让观众仿佛亲临现场,感受黄文秀生前的工作环境及其所面临的挑战,这种沉浸式体验极大提升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第三,自然语言处理(NLP)辅助创作技术能够帮助编辑们更有效地组织文字材料,提炼出最能打动人心的语言表达方式,生成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述。比如,通过对黄文秀日记、信件等个人记录的分析,自动生成具有强烈个人色彩且感人至深的叙述段落。对于黄文秀这样的英雄人物的报道来说,恰当运用这些先进技术手段,有助于其伟大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人工智能技术对媒体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是传播中两种有效且互不排斥的策略。“以理服人”侧重于依靠逻辑严密的事实依据来说服受众,而“以情动人”则更注重通过感人至深的情感体验来打动人心。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或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内容的质量及其传播效率,还能促进社会正能量的广泛传播。

  (作者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