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需要匠心铸就

作者:肖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12

  2024年10月,在我编辑生涯打下深刻印记的一部书——《北京1949》顺利出版。对于这本书,我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脑中闪现的只是几个醒目的数字:历时6年,翻阅30多遍,4次专家审读,10次编校,3次装帧设计,9次样书制作,11次项目申报……是大家同心同德的付出、用心参与才“玉”成了这部好书。

  好书需要好的专家学者保驾护航。《北京1949》是我从业以来编辑历时最长的一部书。2018年5月,我们计划出版一部有关新中国成立、定都北京这段历史的主题图书,于是我跟随社领导到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拜访了刘金田老师,商讨《开国纪事》(《北京1949》)选题的出版工作。当时还是新手的我对于能否编好这部书,心里充满了忐忑。刘老师的儒雅、谦和、爽朗打消了我的顾虑。经过一系列商讨后,我郑重地接下了这部书稿的编辑工作。

  这部书让我有幸与一批专家学者近距离接触,感受他们务实求真的学术风范。首先是刘老师,因这本书我们保持了长达6年不间断的联系,电话联络、微信沟通……稿件编校时,有时为了一个人物的生平、一个机构名称或者一个词语,我们反复商讨,他总会第一时间解答我的疑问。我比较较真,有时还要求他提供相关材料佐证,他从不拒绝,甚至发来相关图书的封面、版权、内文等供我查核。刘老师真正身体力行向我诠释了什么是学者风范。参与该书内容审读的几位专家学者,提出很多中肯建议。可以说是大家的鼎力支持、保驾护航才促成了本书的顺利出版。

  全程参与,用心打磨,与时间赛跑。《北京1949》是我深度参与的一部书。从选题策划、立项、书稿资料整理加工、配图到约请专家审读、装帧设计、编校、样书制作等等,每一个环节我都全力以赴,每一个环节我都在与时间赛跑。

  按照当时的出版计划,时间紧,任务重。我用一周的时间对作者交来的20集纪录片素材进行整理和初步加工,并快速提交作者写作、修改。在刘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初稿。书稿原设定是图文并茂,于是我又开始了图片搜集工作。考虑到图片像素问题,这些图片后期全部删除,可那个炎热的夏天,同事带病领着我去电视台拜访的场景和我坐在电脑前汗流浃背看纪录片截图的场景却历历在目。虽然很辛苦,但所经历的过程值得体味、珍藏。

  书稿“齐清定”后,书稿正式进入编校流程。为节省时间,我对出版流程进行了科学统筹,制作详细的时间表,在保证书稿质量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经过多方努力,2024年9月中旬,书稿内文终于定稿,而封面和版式还需进行第三轮修改,于是又进入紧急的封面、版式等打磨过程。书稿付印后,为达到最好的印制效果,我们又到印刷厂看封面,调颜色,定工艺。直至拿到样书,终于感觉尘埃落定……

  编校无止境,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盲目崇信。编校过程是一个熟悉与陌生不断循环、动静结合的过程。编辑看似对书稿熟悉了,可总有盲点,于是熟悉之后要冷静下来,沉淀一段时间,同时要耐得住寂寞,要不厌其烦。这虽是一部“小书”,却是一部浓缩的历史。每一轮审读、编校反馈,每一轮核红、整理,每一轮样书制作,我都要翻阅书稿,前后30多遍,我不断从慢慢熟悉书稿到感到陌生,又重新拾起,再慢慢熟悉。即使这样,还总是会有问题出现。6年的打磨,我可以说对内容了然于心,每一条引用都能保证有据可依。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这是一部内容与形式都堪佳的好书!

  这部书,我在忐忑中接手,在虔诚中编校,在敬畏中出版,更在自信中充满期待。它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上游的作者,中游的出版社相关人员、审稿专家,下游的印制人员,后期的营销人员。

  6年的坚持令我明白,只要坚持初衷,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不骄不躁、不动摇,在无上限的打磨中追求极致,那么,你就已具备了匠心。

  《北京1949》

  刘金田 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