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秀水见乡村之变

作者:《贵州日报》记者 陈诗宗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07

  只有脚沾泥土,才能手撷芬芳。

   ——陈诗宗

  2024年9月12日,陈诗宗(右一)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柏果镇红旗居委会采访。


  贵州,是一片神奇而充满活力的土地。

  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滚动更新”,目之所及、常见惊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了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涌现了一大批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

  作为贵州日报报刊社的一名记者,我有幸能经常走进黔贵大地,感受发展脉动、体会民生温度,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感受到党组织引领下的乡村巨变,见证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也收获了很多深刻的思考。

  他是一位“新村民”。大名袁銮,来自广东,比这个名字更响亮的是他的网名——“青蛙”,一个在全国的民宿圈里都颇有名气的达人。

  2021年,他走进贵州黔东南雷山县,被乌东村淳朴的民风和恬静的生活所吸引,投资打造了村里第一个民宿——及屋,从此与乌东结下了深厚缘分。

  我第一次见到袁銮是2023年,当时他刚刚完成民宿及屋的建设。采访中,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单纯的民宿经营者,一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恬然状态。

  今年,我再一次到乌东采访,碰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袁銮。他和当地村“两委”一起,围绕资源、客源和服务三大要素,以“民宿康养旅游+”的发展定位,发展民宿康养游、生态研学游、亲子体验游,围绕民宿、茶驿、酒坊、书屋四个板块打造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模式,融合创新发展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短短时间,他就从单纯投资搞民宿到成为乌东的名誉村长,全面融入乌东发展,完成了民宿主、“新村民”和“智囊团”的三级跳。

  “一个好的党组织带头人,一支团结奋斗的村干部队伍,一群努力拼搏的群众。”在采访中,袁銮是这样来形容乌东村的,他告诉我,乌东改变了自己对贵州的旧有印象,这是一个不甘落后、努力向上的地方。

  乡村振兴发展得怎么样,只看群众物质生活质量怎么样?

  多年在乡村一线的采访,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变化:贵州已经从物质生活的满足转向精神生活的提升。

  洪江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空壳村”,当地坚持党建引领,在抓班子队伍、整合资源、服务群众、抢抓发展上下功夫,探索“党建”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今年10月,我到黔南州荔波县朝阳镇洪江村采访。当地以闲置老民房和传统村落遗存为媒介,吸引105名艺术家入驻,经过艺术家“无中生有”、变戏法般的精心设计,闲置农房被改造成艺术工作室、艺术馆,打造了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李向明是第一批走进洪江的艺术家,他和我分享了当时的场景:村民老远就躲进家里,特别怕见生人。现在,每一位村民都精神焕发、眼里有光。

  在村里的采访,全新的生活方式、全新的生活状态让我感受深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如今在贵州乡村一线,时时都有创新创造的新典型,处处都是拼搏向上的奋斗者。

  余治志是我在农村采访时碰到的“另类人”。

  他是中国证监会贵州监管局派驻到从江县下江镇秋里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和很多采访过的驻村干部不一样,这个35岁的年轻党员身上没有任何沉重的包袱,而是利用自己的专长,巧妙地将金融思维和当地百香果产业“嫁接”,让原本寂寂无名的山果成了市场上的“金果”。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脱口而出的现金流思维、标准化思维、信息化思维等经营农村产业的理念,和曾经小打小闹的传统农业发展理念有了天壤之别。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乡村振兴于贵州而言,已经从量变到了质变,新的发展思维开始在每个人心里萌芽、生长。

  进入《贵州日报》工作18年,我有很长的时间都在基层记者站工作,到农村采访多、与农民交流多,写“农”字头的稿件多。给我最大的感受,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生态保护、社会治理创新,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更多的目光和笔触聚焦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中,积极传播正能量和好声音,为贵州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