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 陪你“回家”

作者:《新华日报》记者 王晓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1-07

  你走的每一步路都是自己,你写的每一个字都是自己。

   ——王晓映

  2023年7月25日,抗美援朝老战士、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接受采访时,翻开保存了70年的泛黄笔记本,为王晓映(左)朗读他18岁时写的诗歌《离朝》。


  7月底,70多岁的朱建成老先生从山东到江苏,随身带了个大塑料袋,飘出丝丝缕缕的海腥味。采访结束后,同事塞给我两袋蛤蜊肉,湿漉漉、水淋淋,说是老先生给的:“朱老师说他们那里走亲戚就爱带这个,他觉得《新华日报》记者跟他特别亲,专门从山东背来,天太热,带了好多冰袋保鲜。”我回家用山东蛤蜊肉煲了汤,真的鲜,真的品尝到了朱老师说的“我跟你们特别亲”的味道。

  江苏是革命老区,全省共有载入英烈名录的烈士11.1万名,还有一批为新中国成立、保卫新中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无名烈士长眠于江苏大地。为国家为人民拼过命的英雄,共和国始终铭记、长江始终铭记。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为烈士寻亲”专项行动,为安葬在江苏的无名或无亲属祭扫烈士寻找亲人,为长期未找到烈士下落的江苏烈士亲属寻找烈士安葬地。新华日报社就此和江苏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泰州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主办了“长江的铭记·点亮龙窝口战斗烈士回家路”寻亲行动,记者上路寻亲,同步推出行进式报道。

  今年是我们为烈士寻亲的第二年。最情难以堪的情形是,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确认了烈士所在的村,却已找不到一个近亲。更多的情形是,烈士长辈的英名萦绕于整个家族,但因信息不对称,后辈无从寻觅亲人葬在何处。7月,当我们在平度遇到朱建成时,他对来自江苏的寻亲队既兴奋激动,又怀有几丝不确定、不相信。他一直在寻找叔叔的埋葬地,历经坎坷。

  朱建成的二叔朱志凯,1946年7月参军后,就再也没有回家。朱志凯小名叫“盼儿”,朱家四代人找“盼儿”找了75年。

  山东这一头,是75年的寻而不得。江苏这一边,是75年的英雄故事“无处投递”。

  在75年前“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宏伟历史画卷中,人们常多讲述“打过长江去”的英雄,少有人说起为扫除渡江障碍牺牲在长江北岸的烈士。江苏泰州高新区(高港区)徐桥社区就有一座龙窝口战斗烈士合葬墓,墓中的40名烈士以血肉之躯为战友扫清渡江路,自己却倒在了渡江前夕,解放前夜。

  6月5日,我们第一次去探墓时,下起了大雨。远远看到,青青河边,大片金色麦田的边上,绿树环绕中矗立一座五六米高的墓,让人震撼。从墓碑上“朱志凯”3个字,到摸排海量信息,再到寻到600公里外的朱志凯家乡,寻亲队费尽周折。而有着丰富寻亲经验的朱建成表示,他要到泰州亲眼看看,现场确认。

  8月1日,他带着侄子一起去了徐桥社区。一进村子,叔侄俩就被村民们围住了,村民们好像看到了从远方回来的亲人,你言我语,热情交流。待到幕前,看到叔叔的名字,朱建成的情绪失控了,伏地号啕痛哭……

  正值高温,朱建成心脏不好,我们担心他情绪过于激动吃不消,主打跟踪记录,仅适度提问。第二天,我们回南京,朱建成回山东。没想到,等我们到了南京,忽然听说,朱老在走之前,又去墓地了。他在墓前取了一抔土带回山东,说这样心里才安稳。

  当时,我们正在制作专题片,如能有一个朱老带着泰州墓前一抔土回平度老家的镜头,就完美了。但是几天的奔波,朱老累坏了,他回到青岛女儿家休息,并告知我们要过几个月再回平度。我们虽然遗憾,但完全尊重老人家的决定。

  又是一个“没想到”!朱老在青岛睡了一夜,早上起来,望着泰州带回的那抔土,内心翻滚,把叔叔带回老家的情结,重到他根本无法耽搁。他通知了自己的兄弟、晚辈,驱车数百里,当天就赶回平度老家村里集合,把泰州墓前的土,添在叔叔的空坟头。

  获悉消息,我们赶紧联系朱老,请务必拍下一些视频资料,我们把这“盼儿回家”的珍贵镜头,放在了视频最后。

  由此,一场关于寻亲的双向奔赴,终于“闭环”。75年后,“盼儿”回了家。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的这一次寻亲,我们共为40名烈士中的10位确认了身份和亲属。

  我们已连续两年为烈士寻亲。2023年,新华日报社联合政府、社会多方力量,发起“70年·70人,帮志愿军英雄回家”融媒体新闻行动。记者兵分多路,走访9个省(市),行程3.2万余公里,共为29名英烈成功寻亲。新闻行动获评中央网信办“正能量网络精品”。

  为烈士寻亲,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就是一定要上路真找真访。这和新闻工作的“四力”要求完全吻合。在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深入体验寻亲过程的艰辛,感受烈属对亲人的思念,感悟英烈精神的崇高,体会党和国家对烈士的褒扬意义,挖掘采写出一批感人至深的故事。

  祖国万水千山,从历史到现实,馈赠记者太多的故事。行走丈量大地,是记者的职责使命,也是独属于这个职业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