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题出版更加系统和高质
——济南出版社持续推进“励新”品牌建设
时间:2024-10-28
站在新时代出版高质量发展的路程上,济南出版社聚焦聚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塑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深厚文化底蕴及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出版品牌——“励新”,推出《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跳出历史周期率》《追光十万里》等主题出版拳头产品,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传承红色基因
“励新”这个名字源自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王尽美于1920年在济南创办的《励新》半月刊。该刊旨在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为党团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先进的思想基础。从齐鲁大地厚重的红色沃土中,挖掘红色基因,深悟建党精神,是“励新”这一名称在新时代的弘扬和传承。“励新”品牌将出版人的责任担当与精神力量的传递紧密相连起来,突出了济南出版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之责,同时,这也是济南出版社对齐鲁红色历史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与庄重致敬。
以“励新”品牌为引领,济南出版社加快了主题出版顶层设计步伐,实施了新时代铸魂育人出版工程,不断拓宽“励新”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了主题出版领域的精准定位与深度挖掘,使得济南出版社的主题出版更加系统和高质。
实现三线联动
要打造品牌,必须要有精品图书产品做支撑。为了更好地理解、塑造、丰富这一品牌,济南出版社认真分析主题出版发展现状,结合资源优势,细分读者定位,围绕“理论通俗读物”“红色基因传承”“现实题材文学”,打造了3条核心产品线。
“理论通俗读物”这条产品线推出一批具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实践厚度、情感温度的理论读物,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例如,“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丛书”采用鲜活流畅而富有学理的语言,寓情于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宣传的力作,先后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跳出历史周期率》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创造历史奇迹的核心密码。该书入选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制度自信与制度之治》洞见中国制度的基本规律,剖析中国自信的源泉。该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得民心》则是为纪念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80周年而作,全景展现了党的服务宗旨与英模风采。
“红色基因传承”这条产品线旨在通过高质量作品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在这一产品线上,济南出版社规划了“百部红色精品出版工程”,推出了《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红色故事会:100个共产党人的故事》、“红色基因传承系列丛书”、《红色齐鲁365》等,深入挖掘革命历史资源,讲述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激励党员干部群众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
“现实题材文学”这条产品线旨在关注时代发展与时代成就,用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书写时代、讴歌人民,感悟时代的脉搏,传递向上的力量,推出一批反映时代气象、时代趋势、时代创造的现实题材文学精品力作。《追光十万里》是这类读物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实地寻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发源地,写下所见所闻所感,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不屈的精神。《行走的脊梁》由“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家徐锦庚所著,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和人性光辉。《红房子》取材于济南本地铁路大厂“红房子”故事,讲述了普通工人在革命先驱的引导下,一步步成长为革命骨干的过程。该书体现了济南出版社对于本土红色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南繁种子梦》深情描绘了中国农学家在南繁育种基地历经艰辛、不懈奋斗的故事,表现出无数中国人为了伟大梦想而追逐、付出的精神力量。
拓展宣传路径
“励新”品牌的打造路径,既实施项目化运作和管理模式,又利用新技术手段,品牌化战略效应初显,将济南出版社的主题出版推向了一个新台阶。
一是活动推动。济南出版社依托行业及多种文化活动,进行图书展示及品牌推广。例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一起举办“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丛书”新书推介会,在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举办《行走的脊梁》新书分享会暨有声书发布仪式等,这类活动提升了“励新”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数字赋能。济南出版社利用数字出版技术,打造了“红色印记”元宇宙主题展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元宇宙图书等,提升了红色教育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展现了创新精神,赢得了市场认可。
三是全渠道营销。济南出版社采取线上线下融合、跨界合作、社交媒体营销及口碑营销等多种策略,增强品牌曝光,提升用户参与感与满意度,进而拓展受众范围,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立足于“铸魂育人”这个中心,济南出版社将持续推进“励新”品牌建设,做到举旗帜、明方向,守正道、开新局,使主题出版作品叫好又叫座。
(作者单位:济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