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少儿类选题:
有意义又有意思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0-21
在近日公布的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中,少儿类图书异彩纷呈,多部作品彰显出充沛的时代精神内核,贴近热点,贴近童心。《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通过梳理与采访了解到,出版机构对主题出版高度重视,调配骨干编辑力量,聘请科学顾问、业界专家把关,为“宝藏选题”搭载“黄金配置”。
时代之音投影于童年生活
少儿类主题出版物可以引导少儿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少儿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多部入选作品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将时代之音投影于童年生活。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会发光的声音》聚焦新时代红领巾讲解员的学习生活,用“空中课堂”的形式串联起两地师生关于演讲和成长的故事,作者赵菱采用江苏南京和西藏拉萨双城视角,献礼江苏援藏30周年。晨光出版社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宇宙的梦想》从一个航天工作人员的孩子肖宇宙的视角娓娓道来,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精神风貌。《金色日出》从男孩鹿波的日常生活出发,书写了几代地质人的奉献,为了打磨这部作品,明天出版社编辑孟丽丽和作者刘虎一道采访了山东地质六队的老中青三代地质人,为小说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广袤的中国乡村日新月异,大象出版社推出的“我的美丽乡村丛书”用儿童文学的形式讲述多个地方在实现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故事。大象出版社主题出版编辑部副主任丁子涵说,这套丛书的视觉设计有不少巧思,如《飞起来的村庄》是宁夏作家马慧娟撰写的以西海固地区易地搬迁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书中3张章节页插画分别展现了3个生活阶段,清晰勾勒出西海固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每个章节页的插图采用四宫格设计,宛如一扇扇窗户,旨在为读者营造一种透过窗棂观赏乡村风情的视觉体验。
希望出版社的《中国妈妈》关注了援非医疗队这一群体。为何能抓住这一选题呢?希望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琦解密:“希望出版社把主题出版当‘一把手工程’来抓,社领导带头研究,并在绩效考核等激励机制上予以倾斜,鼓励编辑围绕重大事件、重大时间节点等主动策划选题。”希望出版社图画书编辑室主任张晓晴说,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10周年,编辑在2022年便关注到这一时间节点,经过与作者长达两个多月的选题推敲,查阅了大量书籍和新闻报道后,最终敲定关注援助非洲的妇产科医生这一群体,通过讲述一对非洲双胞胎兄妹的成长故事和两代援非医生薪火相传的故事,书写感人的国际友谊,致敬中国派遣援非医疗队60周年。为了将这部书打造成精品,张晓晴回忆,书稿大改有八九遍,直到出版前一个月还在改。出版社约请了新华社驻非洲高级记者进行审读,还请教了许多亲历援非工作的医生,为的就是尽量还原真实的援非医生的工作情况。
多样化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从入选作品中可以看到,少儿类主题图书题材变得更加广博和多样化,通过科普与心理关怀助力孩子探索世界、健康成长。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珊瑚在歌唱》讲述的是海洋与珊瑚的生态故事。在被问及如何发现了这一选题时,《珊瑚在歌唱》责任编辑吴倩说,社里此前出版过海洋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有意愿在海洋文学领域深耕。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浩把曾在海军部队工作16年、也驻守过岛礁的作家王棵和他的新作引荐给了出版社。编辑团队得知还有“种珊瑚”这样一种新奇、有趣而且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面对宝藏选题,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孙卓然带队,抽调骨干编辑力量,以打造精品为目标,与作家一道对作品反复修改打磨。孙卓然说,出版社为这部作品召开了改稿会,邀请出版人、评论家等对作品进行审读,提出修改提升意见,还专门邀请了科学顾问对书中的科学知识以及绘画进行把关。“为孩子们奉献优质的主题出版物,既是出版社贯彻落实国家大政方针的使命担当,也是培育孩子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现实需求,我们责无旁贷。”孙卓然说。
小小少年也有烦恼。入选作品中,有许多关注了儿童的心理健康。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和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苹果花开》中的小主人公负气出走,在与苹果园主人的相处中,他体验了耕种的艰辛与责任的含义,小说通过温暖的故事,呼吁社会关注儿童心理问题。新蕾出版社的《我的世界》展现外卖骑手子女如何在一段段经历中体味着艰辛、感受着坚韧。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绣虎少年》将残疾少年的成长故事与非遗湘绣结合,直面少年内心激烈动荡的至暗时刻。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经理、总编辑胡隽宓曾这样介绍,这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为书写题材的儿童小说,残疾少年梓屹的成长追寻与湘绣技艺的传承创新两条故事线交织,“倘若人生缺憾不可避免,你仍然可以为自己绣出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