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青岛里院喜剧节走近观众——

喜剧作品的力量远不止逗乐

作者:本报记者 张博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9-30

首届青岛里院喜剧节吸引了众多影视人参与。 资料图片


  “喜剧带给大家的能量是多维度的,而不是单一的。从影视角度来说,它不像爱情片、惊悚片,喜剧作品是大家都不太会拒绝的。从市场反馈也可以看到,喜剧是观众最容易接受的。”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演员黄渤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在首届青岛里院喜剧节(以下简称里院喜剧节)期间分享了自己对于喜剧的感悟。

  自9月20日启幕以来,里院喜剧节的相关话题便不时出现在山东青岛的街头巷尾,并从线下一直蔓延到线上,全媒体多平台都能刷到喜剧影视人活跃的身影。作为本届里院喜剧节的联合发起人,黄渤、黄晓明以“一街好戏”为主题,为当地市民及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影视文化盛宴。

  其实,作为中国影视市场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喜剧类作品一直占据着市场的优势地位。为进一步促进影视与喜剧、线上与线下更好地链接,助推中国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里院喜剧节期间,来自行业内的编剧、导演、演员等围坐笑谈,分享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思考。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俄国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个著名论述。他认为,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通过艺术手段的加工,精练语言的描述加上对故事情节的渲染,会让很多小事变得生动而耐人寻味、富有情趣。

  “喜剧绝对不是一个距离产生美的东西,它距离观众一定得近。”在巴蜀喜剧艺术家协会主席、演员王迅看来,喜剧演员在屏幕中更多的是在释放能量,而在舞台表演时可以吸取能量,“和观众在一起的时候,每演一场就有一场的感受。今天这个包袱响了,明天那个包袱不响,需要自己慢慢总结。实际上,这个过程是一个充电的过程。”

  黄渤也表示,喜剧本身就是与人贴近的,线上线下的结合,为观众近距离表演,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演员所有的细节和气息,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观众最真挚、最直接的回馈。“我们有很多影视演员现在也在演线下喜剧,跟观众之间的距离一旦近了,那个气氛和气场就会完全不一样。”黄渤说道。

  事实上,好的文艺作品无不是从群众中来的。无论是《我爱我家》《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经典作品,还是近年来涌现的《欢乐家长群》《多大点事儿》等新作品,其背后无不蕴藏着文艺作品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特质。

  演员乔杉提到,原来自己做“爱笑会议室”的时候,观演关系非常近,不只观众能看到演员身上很多细微的东西,演员也能看到台下的观众。“我十分认同艺术来源于生活。”在他看来,创作尤其是喜剧创作,一定要拉近跟观众的距离。


  提供充足情绪价值


  对于一部影视作品而言,大家在评价其质量优劣时,不免要论及其所输出的价值。导演、演员徐峥表示,当一个作品面对观众时,它便要输出价值。

  “在我看来,影视作品的基本价值包括娱乐价值、情感价值,再进阶一步,还有社会价值,如果这几方面都能够满足,我们就称之为较优秀或较经典的作品。”徐峥认为,在大家生活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影视作品中的娱乐价值更加重要,因为喜剧能够提供的情绪价值可以多元嫁接,而且接纳度、宽容度都较高。在他看来,当观众需要情绪价值共情的时候,喜剧所具有的能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演员史策也表示,喜剧可以给人们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同时,她特别提到,喜剧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相互融合的,这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而对于喜剧的兼容性,徐峥表示,喜剧元素可以被应用到各种不同的影视类型中,“喜剧+动作,喜剧+浪漫,喜剧+惊悚,或者喜剧+悬疑,喜剧可以很自然地与各种不同的影视类型融合。”

  青岛市话剧院院长傅维则补充道,喜剧还可以同文旅相融合,一些观众就是因为一个戏、一部剧和一座城市结缘,特意过去走一走、看一看。“看看今天的现场,看看里院火爆的场面,我想喜剧和文旅融合已经不言而喻了。”傅维说道。

  记者现场体验过后也不得不说,这一次,青岛这座城也找到了另一种“打开方式”:喜剧节是本手,而对青岛影视资源、文旅产业的综合带动是妙手。在为期10天的里院喜剧节里,当下的喜剧新类型、新厂牌被招引到里院,外延拓展的黄逗菌国际艺术季、艺术集市等活动纷至沓来,让青岛老城区活化找到了新的“抓手”,行业想象力也被进一步激发,看到了城市演艺文化创新的方向。同时,里院喜剧节与青岛的文化产业优势相结合,关联起喜剧与文旅的转化、喜剧与影视的对接、喜剧与剧院/演艺新空间的呼应。


  营造良性行业环境


  从线下脱口秀到线上短剧、电视情景喜剧,再到更多元的影视作品,共同构成了一个良性的喜剧环境。对于推动喜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里院喜剧节期间,参与其中的从业者普遍认为,喜剧作品的迭出需要一个全面的建构,要有一种机制,让源源不断的创作者和年轻人可以进入到这一体系中来,专注于喜剧,进行大量的喜剧创作。

  “以前我们还是有一些情景喜剧的,比如《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等,但随着喜剧的发展,怎么情景喜剧就越来越少了呢?这是值得思考的。”徐峥说道。

  对于创作而言,傅维建议,想要吸引人们的关注,首先需要知道观众喜欢什么,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想要看什么,“我想这就是一条‘捷径’,更是创作的方向。”

  米未传媒创始人马东则呼吁,在喜剧的这条线上要给创作者更多的空间。因为在喜剧行业中,大多数时候演员不只是要扮演好角色,往往还要身兼数职,比如编剧等。

  “这个可能得稍微给大家科普一下,基本上像别的类型的演员,只要完成表演工作就好了,但喜剧演员有一个非常难的地方,他们既是表演者,又是创作者。虽然剧目本身有编剧,但是大量的节奏、包袱,以及里面的台词,都需要喜剧演员自己创作。这就是喜剧演员与其他演员不同的地方,他们很难离开创作单纯地去表演。”黄渤分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