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9-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如今,行业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传播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抓手。《中华合作时报》作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主流舆论阵地,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放在首要位置,集中展示行业媒体在党的领导下,以党建领航,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培根铸魂,在系统深入阐释创新理论过程中践行“两个维护”,解决“走什么路”的问题。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党的宣传工作者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切实转化为精心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的实际行动。
以中华合作时报社为例,一方面统筹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重要讲话报道,深刻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增强全党全社会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另一方面,作为供销合作社行业媒体,重点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宣传阐释工作,在宣传中把国家视角和行业视角有机统一起来,让选题报道的新闻价值更加厚重、更加立体、更加丰富,使党的创新理论实现精准传播、有效传播,从而入脑入心、落实落细。
为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重要讲话报道以及“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华合作时报》不吝版面、不惜篇幅,并及时增刊增版,推出了一系列优秀报道、专题、专版,展现合作社在传播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的方针政策,引导系统和农民群众奋力投身乡村振兴的担当与作为。
今年,《中华合作时报》通过“团结奋斗 守正创新”“新春走基层——在一线 看变化”“春耕备耕早 粮稳天下安”“党纪学习教育”“‘双新’工作一线记”“‘三夏’进行时”“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等一系列专栏,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纪学习教育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及供销合作社系统大事要事开展了重点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宣传效果。
错误的观点是,行业媒体不同于党报党刊,只要报道好、服务好行业系统内的工作就行。事实上,行业媒体同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意识形态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而且行业媒体肩负着传播和引领行业发展的重大使命,唯有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报社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具有前瞻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才能认清自身的历史方位、锚定前进方向,也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服务行业,实现共赢,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中增强自身影响力,解决“怎么走路”的问题。
作为行业媒体,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是职责所在。近年来,中华合作时报社坚持围绕中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谋划宣传方案,让主题报道既出彩出新出成效,也能切实解决行业的“急难愁盼”。
2021年3月23日,在距离党的百年华诞100天之际,中华合作时报微信公众号推出“红色供销百天读”党史学习专栏,连续推出100篇文章,之后将专栏内容汇编成册,推出“红色供销百年简史”专辑,填补了系统没有完整梳理供销合作社历史的空白,成为供销人案头必备的一套实用工具手册;报社还充分发挥融媒体传播优势,策划推出了“传承红色基因 寻找扁担传人”红色供销寻访系列报道,除在纸媒刊发专版外,还在微信、网站等平台推出了15期视频节目,对供销合作社发展历史、红色基因和综合改革成果进行了全媒体呈现。
2023年,中华合作时报社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把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鼓励采编人员走进农村,驻扎基层,发扬“四力”精神,采写出更加鲜活生动、带有泥土气息的新闻报道。先后赴5省4市15个县区108个基层点,不仅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供媒体解决方案和决策参考,也收获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启示: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报道;二是应深入挖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典型,特别是在加强系统上下联合合作、产业链融合、数字化管理方面涌现出的创新举措和做法;三是作为行业媒体,讲好行业故事要从“人”讲起,这些故事最打动人。
行业工作,绝不仅限于行业内部,必然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人民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业媒体要做好报道,必须打破固有思维,勇敢“出圈”,把宏大的主题宣传与行业的发展、群众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从小处、细处入手,聚焦重点难点堵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推出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报道,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才能真正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力量。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打造平台,在深化媒体融合中筑牢系统舆论宣传主阵地,解决“怎么走得更好”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这进一步强调了创新意识形态传播手段的重要性。媒体加快融合发展,就要不断站稳意识形态领域传统阵地,同时积极占领意识形态领域新兴阵地。行业媒体要做好宣传工作,也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
近年来,中华合作时报社加快媒体融合步伐,通过打造“供销小厨”平台,不仅提升了内容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也与各地供销合作社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媒体传播矩阵,加快了系统内外媒介渠道、内容生产要素、人才队伍的有效融合。
“供销小厨”是中华合作时报社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信息中心共同打造的融媒体数字化平台。平台基于采编、编审人员的实际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对部委新闻与信息中心、中央主流媒体和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调研,结合内部采编运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梳理,提出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对策,加快推进传统媒体数据治理与转型创新,提高采编和编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中华合作时报社一方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组织架构、流程再造、内部治理等方面持续探索新机制;一方面全面加强内容建设和供给,突出供销合作社行业特色,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精准性和舆论引导时度效。同时,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用户理念,由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做强新媒体,培育新业态,从而筑牢供销合作社系统舆论宣传主阵地,助力供销合作社新闻“破圈”破层传播。
行业媒体的媒体融合不能浮于表面,也不能被大潮裹挟,而要主动拥抱、全身心投入。要发挥自身贴近行业、贴近基层的优势,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多元中占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宣传文化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华合作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