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让陶瓷穿上版权“盔甲”

作者:景德镇市委宣传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9-19

  江西景德镇陶溪川版权作品创意集市上的原创设计陶瓷制品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选购。 本报记者 隋明照 摄


  江西景德镇陶溪川版权作品创意集市上,许多摊位都在显著位置摆放着作品登记证书。图为集市上的一位摊主热情地为过往游客介绍原创产品的设计理念。本报记者 赖名芳 摄


  对于青年陶艺家胡一鸣来说,2024年6月17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就在这天,他的新作品《星河》有了“身份证”——江西省版权局发放的作品登记证书,这已经是他申领的第七个作品登记证书了。胡一鸣说:“这让我的原创作品有了很权威和官方的证明。对于每一个陶艺家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可以更有效地去保护自己的创意。”

  在陶溪川文创街区,像胡一鸣这样的年轻陶艺家还有很多。陶溪川版权服务中心和景德镇市陶瓷版权快速维权中心特设的陶溪川创客版权快速维权窗口,专门为他们提供完善的版权咨询、申报、维权等系列服务,形成了版权保护的闭环体系。截至目前,陶溪川作品登记数量已超过4万件,位于江西省作品登记排行榜前列。

  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殷殷嘱托,努力担当好“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的光荣使命,始终把版权作为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版权对创新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和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助推作用。在中宣部和江西省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景德镇市积极探索版权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助力陶瓷版权产业生态不断优化,让千年瓷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2021年,在景德镇市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以及获批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以来,一条符合陶瓷文化传承发展、具有景德镇特色的新路在版权保护的助力下愈发广阔。

  “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是由国家版权局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家面向特定行业的国家级版权交易中心,也是全国唯一一家陶瓷领域的版权交易中心。”该中心副总经理胡博表示,中心采取国有控股、市场化运营模式,组织专业技术和运营团队,通过区块链、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提供线上、线下陶瓷版权登记、运营和保护的一站式服务,探索建设数实融合陶瓷版权交易和流通新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景德镇陶瓷行业从业人员约15万人,其中小型、分散、手工、从业人数多等特点极易造成产品被仿冒、维权难的现象。

  为此,景德镇市经过实践探索,组建了“四中心一联盟”的陶瓷版权保护体系,重点保护重塑“景德镇制”区域品牌,完善“景德镇制”标准体系的制定、执行、监管机制,推广“标准制定+检测认证+溯源系统”认证模式,依托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为陶瓷产品提供质量检测、产品溯源、防伪认证、鉴定拍卖等服务,发挥政府、平台方、陶瓷文化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为陶瓷生产者提供版权登记、维权、咨询和交易等便捷渠道,激发了创作者的热情,促进了陶瓷创意产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景德镇市共有20家省级以上版权示范园区和单位,全市70多家陶瓷企业成立了研发中心,陶瓷版权产业形成了以青花、粉彩、色釉、雕塑瓷为主的20多个大类、1000多个器型、2000多个系列、7000多个花面,集勘探、制造、设计、研究、教育、交流于一体的完备体系。这些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版权园区和企业,有效提升了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