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版权为云南多彩文创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9-19
拾翠国际民艺园获“全国版权示范园区”称号。 拾翠国际民艺园 供图
在云南这片充满多彩民族文化的土地上,特色文创产品正随着文旅繁荣而绽放光彩,成为消费的新宠。从头戴南华县“青头菌花环”的游客,到品尝昆明植物园“高山植物款四色雪糕”的食客,再到收藏“讲武堂”冰箱贴的文艺青年,云南的文创产品正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向游客展现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韵味。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承载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更是传统文化与市场需求的创新结合。在它们的背后,版权作为重要法律支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今年夏天,云南新文创品牌拾翠与百年老字号昆明冠生园携手推出的“滇式文创糕点”伴手礼,上市即火爆“出圈”,可谓“一饼难求”。《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这款伴手礼不仅融合了云南的特色食材和传统文化元素,还通过现代烘焙技术制作出符合当代人口味的糕点。在版权的保护下,这款伴手礼得以放心宣传和推广,月度销售额达170万元以上,这不仅为拾翠和昆明冠生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云南文创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积极进行作品登记
版权作为保护创作者智力劳动成果、鼓励创新与创造的法律武器,在云南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漾濞核桃枣泥馅的“甲马财神”、糯香炭烧咖啡味的“版纳吉象”、香辣牛肉鸡枞版“状元过桥米线”、糯香柠檬滇红茶味的“百年金马坊”……拾翠与百年老字号昆明冠生园合作推出的糕点不仅融合了云南的特色食材和传统文化元素,还通过现代烘焙技术制作出符合当代人口味的糕点,让游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云南文化的魅力。
记者了解到,在开发过程中,双方积极进行了作品登记,为产品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后盾,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民族特色图案、手工技艺等融入文创产品设计,并依法进行作品登记,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防止抄袭和盗版行为的发生,还能够为文创产品赋予独特的法律身份和市场价值。
拾翠版权服务负责人龙雯告诉记者,“云南文化系列”滇式糕点作为云南拾翠主导设计的产品,一共有“滇池海鸥”“非遗甲马财神”“非遗纳福瓦猫”三款。每一款背后都蕴含着云南特色文化价值,结合昆明冠生园现代烘焙技术,制作出符合当代人口味的糕点。云南拾翠设计师介绍:“‘云南文化系列’产品的设计均以云南优秀文化作为精神内核,例如‘非遗甲马财神’糕点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云南甲马。甲马是云南地区在民俗活动中进行祭祀和祈福禳灾时用来焚烧的木刻印刷品的总称,糕点整体外观以元宝为原型,风格延续了甲马制作特有的刻板拓印风格。口味上则由昆明冠生园融合了大理漾濞核桃的香甜和枣泥的清甜,却又甜而不腻、轻盈绵密。”优秀的民族文化更容易产生共鸣,将文化背后的故事融入产品才能打造出有温度、有辨识度的文化IP。
作品登记不仅保护了创作者的权益,还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龙雯表示,在版权的保护下,企业可以放心地宣传自己的文化理念,推广自己的文创产品。这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收入来源,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广泛开展版权合作
在版权的保护和科学运营下,云南的文创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各大品牌IP将云南风物融入产品设计,走出了品牌+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步。然而,将文创IP进行衍生与开发,产生的新的文化与经济价值才是品牌长远发展的关键。龙雯向记者介绍,多年来,云南拾翠致力于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及文化资产运营管理,通过创意、设计、现代美学、当代技艺和互联网数字技术对非遗项目和工艺美术项目进行生产性开发和保护。
据了解,拾翠作为云南省版权服务工作站之一,一直致力于特色文化产品的开发及文化资产运营管理。以文化创意的版权保护为契机,拾翠进一步推动企业在品牌建设、文化传承和市场创新方面的发展。通过创意、设计、现代美学、当代技艺和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运用,拾翠对非遗项目和工艺美术项目进行了生产性开发和保护,推动了版权保护与文化产业的有效融合。在拾翠的助力下,云南的文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还成功走向世界。通过与无印良品、宜家荟聚等世界知名企业的合作,拾翠为云南传统文化及民族、民间工艺的创新、创意版权产品提供了更多的展览和交易机会,让版权产品的交易具有更多的实际场景和客流量。这不仅提升了云南文创产品的知名度,还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发展,拾翠已经与300余位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保持长期合作往来,汇集了53个非遗项目、102个手艺品牌、64位创新设计师等丰富资源。通过打通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拾翠实现了作品登记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
持续提升版权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云南文创产业的版权保护水平,云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近年来也在不断完善版权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搭建管理规范、运作高效的版权服务平台。这些平台为文创工作者和企业提供了版权咨询、培训、登记、展示、交易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有效提升了对版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的意识。
从2021年拾翠获批成为云南省版权服务工作站开始,就积极致力于为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版权服务。翻看拾翠的“版权成绩单”可以看到,拾翠国际民艺园区在2022年获评国家级版权示范园区、云南省版权示范园区(基地),2024年获评国家版权十大著作权人。这些荣誉是对拾翠在版权保护方面所做工作的充分肯定……
“我们始终坚持以提高产业链伙伴版权意识、运用版权的能力为重点,夯实版权工作基础,再辅以拾翠多年的行业经验,通过多场景的宣传推广、推介销售。”龙雯表示。
在版权保护下,一系列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符号得以诞生。例如,“super yes超级夜市”“米娅”等相关IP形象系列在完成作品登记后,被广泛应用于线下的园区场地、市集活动的宣传中。这些IP形象系列在不同风格的宣传海报延展以及线下实物形象制作中,形成了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符号,进一步提升了云南文创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拾翠还和玉溪术上文化公司共同研发、打造了多个云南非遗瓦猫系列产品。在完成作品登记后,这些产品自2021年7月进入市场,便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截至2023年12月,累计销售5000余件,累计销售额超过50万元。该系列产品在2022年北京、上海等城市核心商圈的新春展、2023年文博会展览中,均成为受欢迎、销量佳的文创产品。这不仅证明了版权保护在推动文创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为云南文创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