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旗的文化内涵

作者:卜庆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9-12

  酒旗,是古代酒店悬挂在路边,用于招揽生意的旗子。其实,古代酒旗不仅是营业标志,还展示社会历史风情。让我们走进历史,看一看酒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

  酒旗,多系缝布而成,以其形制,又称酒旆、野旆、酒帘、青帘、杏帘、酒幔、幌子。以其颜色,还称青旗、素帘、翠帘、彩帜。以其用途,亦称酒标、酒榜、酒招、帘招、招子、望子。唐代杜甫《月夜》诗云:“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中的“幌”,即“幌子”,即指酒旗。唐代张籍《江南行》诗就说到了“酒旗”,此诗曰:“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酒旗最初是官方的政令、标识、信义之义,是“王”者所用,后来渐渐变成经营的标识,酒市悬旗的目的,就是招徕顾客,是最古老的广告形式。《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这里的“悬帜”,即悬挂的酒旗。可见,酒旗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利用酒旗作为广告形式,来传播商业信息了。自唐代开始,酒旗逐渐发展,成为十分普通的市招,其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唐代李中《江边吟》:“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宋代罗愿《和汪伯虞求酒》:“君不见菊潭之水饮可仙,酒旗五星空在天。”唐宋诗词中,写“酒旗”的诗句颇多,均可以看出酒旗之广,大凡酒铺,应该皆有酒旗在门前飘扬吧。

  古代酒旗,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象形酒旗,此类酒旗,以酒壶等实物、模型和图画为特征。二是标志酒旗,即旗幌及灯幌。三是文字酒旗,即以单字、双字或对子、诗歌为表现形式,如“酒”“太白遗风”等。

  酒旗在古时的作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招牌,还是古代一种商业民俗。古时,酒旗上署上店家字号,或悬于店铺之上,或挂在屋顶房前,或另立一根望杆,让酒旗随风飘展,以达到广告宣传、招徕顾客的目的。有的店家还在酒旗上写有经营方式或售卖数量等内容,让客人一目了然。如有的古代酒帘上写着“现沽不赊”。《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前所进的那家店,招旗上写有“三碗不过冈”。另外,酒旗还有传递信息之作用,酒旗的升降,是店家有酒或无酒、营业或不营业的标志。有酒卖,便高悬酒旗。若无酒可售,就收下酒旗。《东京梦华录》中写道:“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句中的“望子”,就是酒旗,酒家都卖完了酒,自然就把酒旗降下来。

  古代酒旗,似乎还飘散着淡淡酒香,从历史中穿越而来。它是历史的标注,更是我国抹不掉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