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用户增长运营师、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网络主播等身份的确定,带来新话题——
新职业“入编”将给出版业带来哪些变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9-02
网络主播通过直播的形式,帮助出版社直接“触达”读者。本报记者 章红雨 摄
不经意间,一些或熟识或陌生的职业走进了出版业。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发布了19个新职业。其中,用户增长运营师、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网络主播等职业被业界人士认为与出版业密切相关。
这些职业之所以被出版界认同,在于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员早就在出版社出现并使用。不同的是,这些职业人员将由“业余者”变为有正式身份的人。那么,新职业“入编”将给出版业带来哪些变化?《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界人士。
变化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说:“这些新增职业都是在社会上先出现,现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被给予了正式的身份。就出版业而言,这些新职业促进了行业专业化、规范化,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助于传统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说,新增职业首先使出版社内部的职责分工更为明晰,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会促进行业进一步良性发展,“这也是推动出版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增职业会给出版行业带来积极的影响。”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肖启明认为,面对网络盗版、信息过载等问题,需要加强版权保护和内容审核,保持出版物的品质和正面影响力,从而确保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此外,新增职业为从业者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这些新增职业诞生于出版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背景下,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崇文书局副总经理(副社长)李佩颖说,想象一下,当越来越多的新职业人才涌进出版行业,必将为出版业转型、出版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变化二:或许能解决销售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出版社对网络主播、用户增长运营师和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的需求顺序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期待这些新增职业人员能为出版社拓展销售渠道、提升销售效果。
肖启明说,这些职业不仅拓宽了图书的传播和销售渠道,还促进了图书的销售增长,同时也能提升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对出版社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比如,网络主播通过直播的形式,帮助出版社直接“触达”读者,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图书内容,增加真实感和贴近感。这种直接的互动不仅提升了作者、编辑的影响力和参与内容生产的积极性,而且为出版社带来了实际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再如,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能使出版社从单纯的出版业务向更广泛的文化产业领域拓展,形成内容、图书、衍生品三者之间互动的产业链。这种转型不仅增加了出版社的收入来源,还提升了出版社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23年成立融合发展中心,目前已形成包括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在内10个平台的新媒体矩阵。丁丁认为,人民日报出版社需要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和网络主播,因为他们都能够为人民日报出版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升带来正向影响。
在丁丁看来,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能够通过新颖的产品策划和有效的运营模式,宣传出版社的图书品牌与文化理念,逐渐推动出版社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网络主播能以直播形式促进本社的图书销售、开拓营销新赛道、增加利润增长点,同时也能推动出版社实现融合发展,凭借更大的流量起到正面的宣传作用,提升出版社的社会知晓度。
“根据社里开拓新媒体营销渠道的发展计划,我们需要用户增长运营师和网络主播。”李佩颖坦承,对于主要出版文史古籍类图书的崇文书局而言,用户增长运营师和网络主播的加盟,有助于出版社建立短视频销售渠道,实现图书销售,取得经济效益。
变化三:用人机制将发生改变
在谈到是自有产生还是社会招聘新增职业员工时,辽宁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孙郡阳说:“就网络主播而言,来100个才好,这样我们就可以24小时连轴干了。当前社里也有来找兼职的,但是测试后发现不行。美术社是专业社,做美术图书直播需要懂书,有门槛。目前社里主播多由编辑和发行承担。在他们当中我们发现了突出者,一位来自图书发行岗位,一位来自图书编辑岗位,两位员工都实现了成功转岗主播的愿望。我们认为,编辑、发行转岗主播的过程,也是发现人才的过程,可以做到人尽其力。”
未来,出版社该如何用好这些来自新增职业的员工?肖启明说,这些新增职业人员整体都比较年轻,年轻人的思维都比较活跃,更能接受新鲜事物,也更加关注市场,敢想敢做。“出版社应该充分利用年轻人的优势,提供充分展示能力的平台,激发年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通过培训讲座等一系列方式,一方面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和成长,另一方面使他们掌握新的出版技能以适应新型出版的需要。”
对此,丁丁也有同感,并另外提出了3个方面的建议:第一,提升匹配度。一方面是图书匹配度,使从事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网络主播两项职业的人员对出版社图书内容及出版行业相关专业概念不断深化了解;另一方面是职业匹配度,使其不断丰富对于文创产品策划和网络直播的深刻认识,以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第二,增强创新力。需以创新意识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第三,提高容错率。企业内部应当形成开放包容的良好氛围,鼓励从事新职业的人员勇于试错、大胆实践,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等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李佩颖同样赞同出版社给予新增职业人员适当的容错机制和更大的激励机制。此外,她建议出版社对本社新媒体渠道的建设和运营要有整体布局,有针对性地招聘适合的人才;对新媒体运营业务的考核应区别于传统出版;管理层的决心要坚定,在日趋艰难的图书市场环境和复杂多变的新媒体行业中,坚定不移地支持本社新媒体营销。
变化四:新增职业或需持证上岗
“一个新职业的颁布,一定会有配套的职业资格标准跟进出台。”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龙杰说,有不少高校成立了出版学院,这意味着出版人才培养有了专业的学科教育,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或许像图书编辑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一样,需要先考取职业资格证。
新增职业身份的确定,在给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臧永清认为,在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新增职业人员情况下,如果有新增职业培训,出版社可鼓励员工参加培训、增长知识,能够考取资格证书更好。比如,会展搭建师更能理解并解读会展设计方案,更能确保消防安全、环保材料的使用;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更懂得如何挖掘提炼文化素材和资源,制作文创产品,控制产品质量。
不过,臧永清也强调,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应该附着于一个实体上,比如,产生于版权经纪人中,因为做文创得懂版权;或者附着于一家版权资源丰富的出版单位,才有做文创的机会,如果没有版权实体依附,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很难发挥作用。
丁丁则认为,新增职业的出现和发展时间还较短,相关从事人员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而这些新职业也离不开与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从而可能推动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比如“零工经济”,进而带来整个出版行业的重塑,影响其发展格局,“这提醒我们要未雨绸缪,做好面对风险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