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探索应用新技术——
打造成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8-20
视觉梦工坊推出的洛阳首部AI原生微电影《时空·洛神赋》。
AI数字主播“梦梦”参与洛阳市两会报道。 洛报集团 供图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已成为新媒体领域的焦点。今年,洛阳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洛报集团)自成立中原地区首个媒体AI实验室以来,积极探索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推动AIGC等数字技术在新闻报道、影视制作等领域的应用与创新,以数智技术助力媒体融合驶向深水区。
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今年2月18日,中原地区首个媒体AI实验室——“洛报融媒·视觉梦工坊AIGC实验室”揭牌成立。
近年来,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媒体均建立了AIGC工作室、平台。特别是年初OpenAI推出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更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推动媒体、影视行业视觉内容的生产。
“视觉梦工坊是洛报集团在原集团摄影部基础上举全集团之力重点打造的‘融媒体合成营’,是中原地区最具专业性的影视、动画、设计等视觉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李燕锋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该实验室成立后,致力于AIGC在新闻报道、影视制作、图文生成和文旅文创等视觉领域的探索和应用。
视觉梦工坊推出洛阳首部AI原生微电影《时空·洛神赋》,从创意到分镜脚本、从图像生成到视频制作,由AI全流程5天制作而成,备受关注;推出AI年度策划《AI二十四节气》,融合洛阳元素为每个节气制作一部短视频;推出AIGC非遗可视化项目,将河图洛书等民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可视化呈现;推出以AIGC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大型城市宣传片《AI洛阳·Ai洛阳》,首次将AI技术应用于洛阳城市宣传推介……洛报集团视觉梦工坊成立以来,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视觉新闻”的新赛道跑出了加速度。
颠覆传统内容形态
作为洛报集团媒体融合的“排头兵”,视觉梦工坊自2021年9月成立以来,长期致力于对行业新技术的探索。
“大家好,欢迎走进2024年洛阳市两会特别报道《AI两会》,我是洛报融媒数字主播‘梦梦’……”在今年的洛阳两会宣传报道中,一个虚拟新面孔引起了广泛关注,“她”就是视觉梦工坊创作的AI数字主播“梦梦”。
数字主播“梦梦”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以洛报融媒记者李冰为原型创作的。数字人画面生成前,需要真人预录制一段视频。洛阳市两会开始后,洛报集团将一线记者传回的文字信息结合预录制的视频用AI技术进行融合处理生成。
在李燕锋看来,AI技术可以改变预录制视频人物的口型,实现语音、唇动、肢体动作的相互配合,使交互更加智能生动,播报更加自然流畅,各项专业能力媲美真人主播,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今年洛阳两会报道中,同样用到AI技术的还有《AI绘报告:这样的洛阳你Ai了吗?》,通过提炼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未来”的关键词,利用AI技术将2024年的洛阳进行了可视化呈现,成为今年两会报道亮点。
李燕锋介绍,该报道在形式上融入技术创新,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AIGC为两会热点快速、准确的权威解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新闻报道团队提供了智能化、风格化、全景化的内容制作与传播协作支撑。
引领内容生产新时代
“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新的技术革命,再次成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议题。”洛报集团视觉梦工坊执行总编曾宪平告诉记者,洛报集团对新技术的敏感一直刻在视觉梦工坊的基因里,就像“洛报融媒·视觉梦工坊AIGC实验室”的LOGO,由人类大脑、视觉梦工坊标志符号及钥匙等元素构成,象征AIGC如同一把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洛报融媒·视觉梦工坊AIGC实验室”是视觉梦工坊跨入新赛道的战略布局,预示着其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视觉内容生产领域引领新时代的发展潮流。曾宪平表示,下一步,实验室将构建一套完备的AIGC体系,培训实验室成员熟练使用AI技术,制作一系列AI内容,通过持续深化与前沿科研单位的合作,推动AIGC技术在媒体行业的广泛应用与革新,创造更多富有时代特色、富含科技内涵的高质量视觉产品,助力构建更加智能、多元的传媒生态环境。
筹办洛阳全球AI创作者大会,训练更多领域的AI新闻主播、AI带货主播,制作AI原生短剧,打造3D虚拟数字人,训练洛阳数据大模型,开展AIGC教学与实训……“洛报融媒·视觉梦工坊AIGC实验室”的项目规划全面清晰。“我们有理由相信,AIGC等数智技术的创新应用,将会成为推动传媒业态深度变革的核心要素和支撑力量。”曾宪平说。